
烧南桥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一、调查结果简述:
1、烧南桥的事故从2004年5月开始出现,到10月大量发生。
2、集中在intel的ich4和ich5。
3、起因:绝大多数是使用usb设备,如:dv,摄像头,移动硬盘,u盘,mp3,打印机。没使用usb设备的极少数。
4、过程:1、正常使用中突然死机,重启不亮;2、插拔usb设备时死机,重启不亮。
5、各品牌主板都有烧南桥的问题。
二、分析:
1、通过调查发现南桥烧毁基本上是一种随机和偶然的现象,比如使用u盘引起的,平时使用没有问题,不一定那次使用就出故障,烧了南桥。引起这种随机毁坏南桥的祸首只能是静电放电(esd)。静电对pc的危害,以前常见的是死机,重新启动等现象。到现在的usb2.0系统,出现了烧南桥的现象。因为现在各种usb接口的设备很普及,如dv,摄像头,移动硬盘,u盘,mp3,打印机等等。usb的优点是可以带电热插拔,但也正由於usb的热插拔,使用者会经常地接触usb系统,於是就可能出现很强的静电放电(esd)。根据iec 61000-4-2测试标准,人体与金属等物品接触,产生的瞬间电压可达到7000伏。此电压足以烧毁有关的电子元件。而usb控制器和usb-hub就在南桥内,所以表现出南桥烧毁。
2、国际上有关usb数字式消费类产品和usb外设的标准要求必须有esd防护功能,必须符合emi标准的规定。就连机箱的前置usb插口也要有esd保护装置。但是国内市场上早期的u盘、usb外设基本都没有esd保护。这是导致南桥烧毁的根本原因。有时也会导致usb设备烧毁,据调查,确实有dv烧坏的。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开始设计和生产有关esd防护的装置,用于usb数字式消费类产品和usb外设,以及电脑主板上。我们微星也将给主板加esd保护措施。
3、usb1.1时代为什么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一、那时usb接口的数字消费产品以及外设很少。二、usb(1.0/1.1)是低速传输,简单的emi抑制电路就可以了。usb2.0是高速的数据信号传输设备,原来usb1.1的技术不能适用了。至于usb2.0用的emi抑制电路和esd保护装置正在开发中。intel在有关文件中也是提出设计和测试建议,没有指定那种电路和装置。
4、为什么烧南桥的集中在ich4和ich5南桥
ich4和ich5南桥有usb2.0。intel在他们的865和usb2.0设计指南中说esd保护装置放在机箱的前置usb的pcb板上,可是我们的机箱前置usb的pcb板不是主板厂设计的,是一些小厂(或机箱厂)设计生产的。从来就没有考虑esd这个问题。这也不能怪前置usb的pcb板设计,因为intel没有指定用什么样的esd,仅仅是说要经过测试不影响usb信号才可以。
via的南桥对usb2.0控制器和hub设计的比较好,防esd能力强。所以很少有via的主板烧南桥的现象。所以,我们也不要迷信intel。
三、面向用户的建议:
1、向用户宣传插拔usb设备时, 好先释放静电,办法是使用usb设备时要小心,插入前接触一下接地的金属释放静电,然后触摸usb插头的金属部分通过人体释放静电。
2、尽量不要购买低档的usb设备、传输线、usb数字消费类商品。现在高档次的一般有esd保护功能。低档的都没有。有esd的会标明:工业级防静电保护技术(pll)
比如汉方u盘。
3、对于长期使用比较固定的usb设备,如打印机,尽量不要经常带电插拔。
4、电源线路 好连接有安全地。就是三芯插座的中间那个插孔的接线 好真正的接地,可以泄放机箱内由各种原因产生的静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