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cd-da:激光数字音频光盘,1981年制定了它的规范,又称cd,cd盘直径12厘米,每片盘能播放74分钟高质量的音乐节目。
2.cd-rom:计算机只读光盘。1985年制定了它的规范,主要用于计算机外存储器, 初cd-rom只含计算机可读的文字信息,现在可存储声音、图形、视频、动画等。cd-rom光盘直径12厘米,容量为650mb。
3.cd-rom/xa:1998年制定了它的规范。cd-rom光驱在读混合模式光盘时(同时会有数据轨道和音频轨道的cd称为混合模式光盘),如果读计算机数据,就不能回放音乐。xa允许计算机数据和音频数据放在相同的轨道上,所以它能够在读计算机数据的同时回放音乐。
4.cd-g:又称卡拉ok盘,1985年出现,它是利用cd唱片上剩余的通道记录一些简单的静止图形文字(如歌词等数据),可用于卡拉ok。
5.cd-v:带视频的激光唱片,1987年出现,它是cd-da和ld相结合的产物,同cd-g一样在影碟机上使用。
6.cd-i:交互式光盘:用于交互式计算机多媒体cd-i系统中。1987年制定了它的规范,cd-i只能由cd-i播放机播放。
7.cd-r:可录式光盘。1989年制定了它的规范。它可多次在空余部分写入数据,适合于小规模单一发行的cd制品或数据备份,资料存档等。
8.photo-cd:相片光盘。1992年制定了它的规范。photo-cd是专为存储数字化的35mm相片设计的,一张光盘可多次录入约100张左右的相片,必要时还可以还原成底片。photo-cd光盘可在cd-i、cd-rom/xa和photo-cd播放机上播放。
9.v-cd:是video cd的简称,意为视频小型光盘,俗称小影碟。1993年制定了vcd1.1的标准。1994年又在vcd1.1的基础上增加了播放控制(屏幕菜单)和高清晰度图像等功能,制定了vcd2.0标准。vcd标准采用了cd-rom/xa数据格式,因此可在配置了cd-rom驱动器的pc基础上播放,普通的cd唱机增加vcd解码板也可播放vcd。一张vcd盘可连续播放74分钟的录像节目。其图像优于vhs录像质量,伴音质量可达到cd的效果。
10.dvi:数字电视交互技术光盘。dvi把高质量的声音和电视图像以压缩方式交叉存放在cd-rom上,这种盘也称dvi光盘。
11.dvd:高密度数字视盘,1995年统一规格标准,采用双面光盘结构,它以单面光盘为基础,每面的容量为4.7gb,可以播放133分钟的mpeg2的音视频信号。同时dvd具有可变的数据传输率,对于图像和声音的平均传输速率为4.69mb/s,文件结构满足iso9660,数据格式支持cd-rom/xa标准,采用mpeg2音频数据压缩标准,pal分辨率为720×576,25帧/秒,支持杜比ac-3/5.1通道环绕立体声技术,图像和声音质量更高。向下兼容cd、vcd等光盘。dvd应用于消费和计算机领域,它不仅是以往录像带、cd和cd-rom的更高密度的换代产品,还将会成为个人计算机和消费电子工业产品之间真正的会合点。
12.ld:激光视盘,又称影碟,因此视频播放机又称影碟机。视盘的直径一般为30cm、也有20cm的。根据其信号录制方式,ld分为两种,一种是标准播放视盘(cav),这种视盘单面播放时间为30分钟。另一种是长时间播放视盘(clv),其单面播放时间为60分钟。
13.cd-worm:一次性写入光盘,信息一旦写入便不能修改。
14.可擦写式光盘:按记录方式主要有两种,磁光盘(mo)、相变光盘(pcr),这两种光盘都在迅速发展,存储容量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