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技在身,就业不愁
看到不少大学毕业生拿着自我推荐书四处奔波而求职无着的情形,家住长沙市三兴街的杨先生越来越觉得他当初为儿子所作的选择是明智的。
去年,杨先生的儿子初中毕业,由于成绩不是太好,他和儿子商量决定,没有去上普通高中,而是让儿子去上了湖南阳光电子技术学校,学电子维修。
“学一门实用技术比什么都好。”杨先生说。
杨先生对此是深有感触的。杨先生原先一直在一家市属皮鞋工作,几年前,厂子破产,他也“光荣下岗”了,但由于他在厂里上下班时就是技术骨干,生活不但没受什么影响,反而把自己“逼”成了一个小老板。下岗后他请了几个帮工,开了一间家庭作坊式的“皮鞋厂”,自产自销,几年下来也“马马虎虎赚了几个钱”。而同他一起下岗的有些“管理干部”,因为身无长技,日子反而比他这名技术工人艰难多了。
杨先生的儿子今年就要从职校毕业了,但他一点也不为儿子的就业问题操心。儿子上学期间利用假期去电脑维修公司打工,不但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现在几家电脑维修公司就答应他一毕业就可去那里上班。
“只要有技在身,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当了一辈子技术工人的杨先生同记者告别时说的一句话,朴素却发人深省。
“订单式”教育对接就业市场
目前,长沙市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所,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17所,其中普通中专学校6所,职业中专学校37所,职业高中学校45所,成人中专学校7所,技工学校22所。
记者日前从长沙市职教系统获悉,2008年我市将控制普通高中发展节奏和规模,扩大中职招生规模,全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生要在去年4.8万人的基础上有所增长,力争招生达到5.1万人。同时促进中职生源合理分流,初中毕业生分流比县(市)要保持在1:1左右,内五区初中升中职力争突破30%。要积极扩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的招生规模,坚决调减或停止社会需求不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长线专业的招生。
长沙市职教系统有关领导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教的特色在于技能。多年来,全市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各校不断创新教学和就业模式,积极进行校企合作,着力开展“订单式”、“定向推荐式”、“委托式”教育,“产品”(学生)适销对路,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不少专业甚至达到。这与大学毕业生日益严重的求职难形成了鲜明对比。
“学校培养人才就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不是自己能够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湖南阳光电子技术学校杨澎校长的话道出了职校决胜市场的秘诀。
职业教育迎来春天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看作是“次等教育”、“淘汰教育”,职业教育“出口旺,进口冷”(求职易,招生难)的情况相当严重。
然而,这种尴尬局面估计不会再持续多长时间了。
2005年11月7日至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另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专项计划行动,5年内新培养190万名技师和高级技师,新培养700万名高级技工,并带动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要在2005年招生总量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100万人。
随着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可以相信,以前一些困扰职校的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驱动机制乏力、具体政策不配套等,将会逐步得到解决。那种“只有差生才上职校”的老观念将会越来越没有市场,成才不一定非要挤高考的“独木桥”不可,上职校也不是一种无奈,它完全可以是一种主动、自觉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