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的第一年。乐观一点地估计,按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将有37万高校毕业生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单位,预计这个数字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随着高校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渠道的不断拓宽和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毕业取消计划分配,实行自主择业,“就业难”已经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题词。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混乱,信息重复,效率低下,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但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还存在着诸多误区,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症结。
目前,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没有统一的管理,政出多门,人事、劳动、教育、企业等部门家家都可以办,省里办,市里办,区县也办,名目繁多,鱼龙混杂,美其名曰是对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更多的举办单位是对利益的竞争,纯商业目的显而易见,招聘会的举办者既收招聘单位的摊位费,又收求职者的门票钱,收获不可谓不丰,而心急如焚的大学生求职者除了就业的高消费之外,剩下的就是大呼“就业难”了。
保守地估算一下,如果每个大学毕业生求职费用为5个专业课程的学费欢迎查看,按今年全国145万毕业生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求职中的一次性花费将超过7亿元。在如此庞大的数字面前,各部门争先恐后地来哄抢这块鲜美的蛋糕就不足为奇了。招聘会开多少次都会有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骛,收多少钱都会有大学毕业生忍痛而掏,就业过程一旦被利益所玷污,不难反而应该奇怪才是。
人才扎堆现象严重是就业难的又一症结。大学毕业生们在就业选择上几乎不约而同地把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作为首选城市,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只盯着大都市和省会城市,而这些城市人才的需求岗位毕竟有限,竞争自然异常的激烈,大学毕业生人为地制造了自己的“就业难”。
在许多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目中,只有到机关、国有大型企业才算就业,许多的大学毕业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到基层或西部地区就业。西部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基层单位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而如今基层和西部地区门庭冷落,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艰苦创业和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准备,要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就业观念不改变,就业之路只会越走越窄,也肯定是越来越难。
大力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利用信心网络求职平台,各省市之间、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就业求职效率是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当务之急。大学毕业生在经济上本来就属于困难群体,他们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而决不该成为谋取利益的对象。同时,大学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更新,到迫切需要人才的基层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业,才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