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代码:371081000000
    地名由来:《元和郡县志》卷11:文登县“取县界文登山为名”。《太平寰宇记》卷20载:“文登山,在县北二里。故老相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因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据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夏、商为青州地。周时为莱子国地。春秋为牟子国地。战国为齐郡睡县地。西汉属青州东莱郡不夜、昌阳二县地。东汉属昌阳县地。三国魏属光州东牟郡观阳、牟平二县。南北朝北齐天统四年(568年),析牟平、观阳地置文登县,以境内文登山名县,(相传,秦始皇东巡成山,路过文城之东山,召集文人论功颂德,此山因名为文登山。)属光州长广郡。隋属青州东莱郡。唐属河南道,武德四年(621年)于文登城置文登州,简称登州,领文登、观阳二县;六年,观阳属莱州,析置清阳(今福山地)、廓定(今海阳地)三县属登州。贞观元年(627年)州废,二县入文登县,属莱州;如意元年(692年)复置登州(州治在今牟平县),文登县属之。宋属京东东路登州(州治在今蓬莱县)。金属山东东路宁海州(州治在今牟平县)。元初属益都路宁海州,至元九年(1273年)直隶都省山东宁海州。明属山东布政使司登州府宁海州。清属山东布政使司登州府(府治在今蓬莱)。民国初年属山东省胶东道;1921年改属东海道(道尹公署驻烟台);1928年废道,直属山东省国民政府;1935年改属山东省第七行政区。1938年夏国民党文登县政府迁县城10公里之张家产;1940年4月迁昆仑山南西于疃。1940年初,日军侵犯,文登城沦陷,4月伪文登县公署于文登城成立,先后属伪山东省东海道鲁东道。同年6月,文登县抗日民主政府于南圈村成立,山东省胶东行署东海专区,12月文登县析为文东、文西两县,文东县习称文登县,县治先后驻万家庄、高村和大水泊;1942年8月文登西县政府改为文西行署,行署机关先后驻肠里,嵩▉、西于疃、汪疃等地。1945年春文西行署改称昆仑县,县治先后在汪疃、文登城等;文东县改为文登县,县治在大水泊。1950年两县改属山东省文登专区;1956年3月两县合并称文登县,县治文登城,同年文登专区撤销,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莱阳专区改称烟台专区;1983年11月隶属烟台市;1987年10月划归威海市;1988年12月1日撤县改置文登市,直属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