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人民網北京6月1日電 (董兆瑞)據北京市重大項目辦消息,北京2022年冬奧會經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確定的11個冬奧場館全部通過綠色建筑認証。國家速滑館、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五棵鬆冰上運動中心、北京冬奧村、延慶冬奧村等5個新建場館獲得綠色建筑三星級評價標識﹔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首鋼滑雪大跳台中心等3個新建雪上場館獲得綠色雪上運動場館三星級評價標識,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首體場館群等3個改造場館獲得既有建筑改造綠色二星級評價標識。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丁建明介紹,目前,北京和延慶賽區所有競賽場館已經實現完工,並接受了“相約北京”系列測試活動的集中檢驗,所余7項非競賽場館也將於年內全部實現完工。北京舉辦一屆“低碳冬奧”的藍圖正在變為現實。北京冬奧會在奧運歷史上首次實現了所有場館由綠電供應,首次大規模使用碳排放趨近於零的二氧化碳作為制冷劑。北京及延慶賽區所有場館都可以完全採用公共交通抵達賽場,11個冬奧場館全部通過綠色建筑認証。這些建筑不僅支撐起了一屆具有新時代、新理念的“低碳冬奧”,而且這些低碳建設理念、低碳設施一定會為北京留下一筆寶貴的,可利用、可傳承的資產。
冬奧綠電悄然送入千家萬戶
低碳奧運,能源先行。2020年6月,隨著張北至北京世界首條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全面投產,冬奧會所有場館在奧運歷史上首次使用綠色電力,該項工程在保障冬奧會的同時,還將綠電輸送進入千萬北京市民的家中。目前,來自張家口的風電、光伏電能等每年可向北京輸送140億千瓦時“綠電”,是北京市年用電量的十分之一。2020年成為北京進入“綠電”時代的元年,北京全體市民都將成為綠色清潔電能的受益者、參與者。這相當於節約標煤49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80萬噸,從源頭降低了碳排放量。
同時,冬奧會眾多的場館積極開發分布式可再生電源,推進光伏、光熱系統與建筑一體化應用。延慶冬奧村採用高壓電鍋爐供暖,實現了由可再生能源供應熱力。山地新聞中心建設“綠色”屋頂,利用64個採光天窗,定制256塊異形光伏板,年發電量達14萬度,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新技術成就北京“低碳冬奧”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國家速滑館採用世界體育館建筑跨度 大的馬鞍形單層索網結構,與傳統屋面完全不同,這個長198米,寬124米的巨大屋面就像一個網球拍一樣,形成了獨特的輕、薄、軟的屋頂,重量僅為傳統屋頂的四分之一,大幅降低場館用材量和建設復雜程度,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此次冬奧會還首次大規模的採用二氧化碳環保型制冷劑進行制冰。國家速滑館、首體園區及五棵鬆冰上運動中心三個場館共建設7塊二氧化碳冰面,約佔此次冬奧會總冰面的1/2。二氧化碳是當前 環保的制冷劑,碳排放趨近於零。不僅減少了傳統制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制冷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高品質余熱可回收再利用,相比較傳統方式效能提升30%。
山林場館率先實現“碳中和”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延慶場館建設處處長劉利鋒介紹,延慶賽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賽區採用了樹木移植、表土剝離等方式,成功修復了賽區185萬平方米的建設用地,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延慶賽區在建設過程中,將廢棄的渣石用於雪道填方及景觀工程等,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北京冬奧低碳出行很酷很方便
為降低碳排放量,北京2022年冬奧會倡導“135”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即1公裡以內步行,3公裡以內騎自行車,5公裡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為實現“135”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北京市建設了一張“冬奧綠色低碳公共交通網”,觀眾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完全可通過地鐵、高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便捷抵達賽場,在鼓勵綠色出行同時緩解交通壓力。
在這張交通網中,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兩條主干線路將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張家口賽區相連,打造出“兩地三賽區1小時交通圈”﹔北京賽區所有場館實現地鐵覆蓋,降低賽時的碳排放量。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場館區域有地鐵8號線、15號線到達,首都體育館周邊有地鐵4號線、9號線和16號線到達,五棵鬆體育館有地鐵1號線到達,首鋼滑雪大跳台有地鐵6號線、11號線、S1線到達﹔在延慶賽區,隨著京張高鐵延慶支線建成,觀眾從北京北站至延慶站的車程不到40分鐘,從延慶站乘擺渡車30分鐘內即可直達延慶賽區各賽場。延慶賽區11條纜車索道為運動員、觀眾提供高山交通網絡,從延慶冬奧村抵達海拔2198米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僅需30分鐘。
綠色建筑、低碳場館唱主角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安全質量處處長周光輝介紹,北京2022年冬奧會優先採用綠色建造技術,建設了一批綠色、低碳的冬奧場館。北京及延慶賽區共11個冬奧場館全部通過綠色建筑認証。同時,北京及延慶賽區建設3個共計5000平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北京冬奧村選取綜合診、延慶冬奧村選取D6組團,作為超低能耗示范項目進行建設,通過合理的朝向、保溫隔熱以及節能散熱系統,降低建筑的總體能耗。五棵鬆冰上運動中心作為當前世界上 大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共建設2塊二氧化碳冰面,並通過在屋面安裝600千瓦光伏發電系統,能實現年供電約70萬度。同時,還在空氣空調機組和新風機組設置全熱回收裝置,回收效率達到70%,可以說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低碳”場館。
同時,大量利用北京2008年8座夏季奧運會場館,創造性地實現冬季項目與夏季項目轉換的“雙輪驅動”模式,既避免了新建場館帶來的碳排放,還為賽后的可持續發展及多業態經營奠定了基礎。首鋼滑雪大跳台中心,不僅利用舊工業遺址進行建設,降低了碳排放量,也使得百年首鋼煥發了新的生機。
丁建明說,北京2022年冬奧會是我國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后首次國際體育盛會,我們將竭力打造一屆綠色低碳的冬奧盛會,將為國際社會貢獻一份北京方案,同時更彰顯中國的責任擔當。
.(编辑:平坝制冷维修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