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黃海深處,波濤萬頃,雲霧彌漫。
“報告指揮員,發現一批疑似空飄物目標。”一段急促的戰斗警報聲劃破天空,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官兵迅疾跑向陣地。
奔向戰位的這段路,雷達技師宋世鵬已經跑了17年,無論裝備、編制如何變,這位老兵都像一顆“鋼釘”牢牢地鉚在海島上。
“我們這個地方是祖國的東大門,是空防一線。”宋世鵬說,“雖然這個島不大,但這里是祖國的前哨,更是履行使命的前哨。”
20世紀60年代,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這個雷達站建站初期,駐地是僅有0.03平方公里的一座礁石坨子。
島上沒水,官兵們就接雨水、化雪水;島上沒土,官兵們就自發地背土上島,建起了108塊大大小小的巴掌田,創造了聞名全軍的“一把土、一滴水”精神,被授予“紅色前哨雷達站”榮譽稱號。
老兵朱錫庾的日記記錄了那段艱苦歲月︰“1955年6月,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缺水、斷菜、斷油、斷煤……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官兵們保障擊落了敵P-2V飛機,並多次捕捉到U-2偵察機航路。
“日子雖苦,但在我們心里,能為黨和人民犧牲奉獻,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戰士們搏風斗浪在 前沿,手挽著手,肩並著肩,付出生命也心甘,要問我是為了啥?黨交給的使命高于天!”
1976年6月11日,雷達站移防另一座海島。
北部戰區空軍某旅“紅色前哨雷達站”官兵在新建的蔬菜大棚里澆菜(2月4日攝)。梅嘉齊 攝
駐地變了,但“黨交給的使命高于天”的紅色傳承沒有變。
如今,雷達站創新“一專多能、一人多崗”訓法,常態組織“圖上練、網上考、機上比”,成立“鋼釘班”,設立“精武榜”,每月評選訓練標兵,每季評出戰備之星,確保“人人過得硬、個個是尖兵”。
戰斗警報聲響起,北部戰區空軍某旅“紅色前哨雷達站”官兵奔赴陣地(2019年6月27日攝)。 王海軍 攝
“面對低慢小目標識別、遭遇敵強電子干擾這種突發情況,我們都能見招拆招、確保打贏。”雷達操縱員周永平說。
北部戰區空軍某旅“紅色前哨雷達站”組織官兵學習“一把土、一滴水”精神(1月28日攝)。梅嘉齊 攝
“雷達站各方面的條件越來越好了,但越感受到這種變化,反而越能感受到‘一把土、一滴水’精神的力量,只有傳承好,才能不斷取得新勝利。”上島8年的電話標記員房輝說。
從在滿屏的雜波中快速捕捉回波跳動的周永平到將每一個空情信息匯入指揮網絡的房輝……盡管戰位不同,但官兵都像鋼釘一樣牢牢鉚在戰位上,在祖國的 東端織起了一張“天網”。
北部戰區空軍某旅“紅色前哨雷達站”雷達技師在維護裝備(2019年6月27日攝)。王海軍 攝
部隊裝備更新換代,現有雷達設備都具備情報終端自動上報功能,不再需要人工口報,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在未來戰爭中,隨時可能遭受到網絡攻擊與自動化中斷,我們苦練全時能戰的本領,確保任何情況下都能將情報第一時間上傳至指揮所。”站長杜勇峰說。
北部戰區空軍某旅“紅色前哨雷達站”組織官兵重溫入黨誓詞(3月17日攝)。鮑振生 攝
近年來,“紅色前哨雷達站”空情合格率始終保持,年年都是“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新華社沈陽3月31日電)
.(编辑:康定液晶电视维修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