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很有质朴美的水瓢和洗碗洗澡用的天然丝瓜络,不是什么瓜都能制成的。有机会在教学场域及课程进行中,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将天然瓜果素材制为生活器具,实在是一大乐事,特此为记。
瓠瓜(本文暂不深论瓠瓜与匏瓜差异)是制作水瓢或容器的原料。将瓠瓜剖开成两半,嫩瓜去皮后,取中间的果肉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食用;果实继续成长至老化,成熟外皮晒干后,果皮就会变得硬而且不透水,极适合用来做为容器或水瓢,用来取代塑料瓶与塑胶水瓢,不仅环保,也很有古代韵味。
丝瓜又称菜瓜,嫩瓜去皮后,果肉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食用;果实成熟干燥后,去皮、敲出种子,剩下的里面全是软硬适度的纤维组织,称为丝瓜络,又称菜瓜布。种丝瓜时,刻意留一些老丝瓜制成丝瓜络,担任厨房里洗刷碗盘、锅子、灶台,去油去污能力超强;还有洗澡时,硬中带柔的天然丝瓜络擦背 舒服。丝瓜络淘汰时,回收堆肥,完全不会造成环境的负担。
瓠瓜与丝瓜,已有几千年的栽培时间了,是夏季庭院常种的蔬果一,取材容易也是教室与市场推广的基石。在石化原料的应用还不普遍的年代,水瓢原料几乎都是瓠瓜,它曾经是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在现今市场,丝瓜络在网络售价约10公分6元,每年8月过后,市场里,也有许多农民扛着成串的丝瓜络兜售,价格也尚可接受;可是景区老街一个瓠瓜水瓢售价要30元,与市场批量塑化产品价格相比,太没竞争力,推广相对就不易了。于是我便试着透过食农教室,期待推展“一瓢饮”不塑的可能性。
在食农教育课程,进行分组探讨“一箪食,一瓢饮”的古文新解(论语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总结学生意见后,延伸结论展开行动:
1.饮食为生活大事,古往今来,都是民以食为天,饮食为第一要务。食物原物料的品项,古今变迁有创新,也有保留古代韵味,然而承装食材的容器,与清洁用品,,古今迥异。例如古人用瓠瓜硬壳瓢水装饮料,今人则用塑料瓶或塑胶水瓢;在清洁用品,古人用天然丝瓜络,今人用塑质菜瓜布。
2.师生决定透过观察本校农场栽培的瓠瓜与菜瓜的生态与运用,进而连结环保减塑实践行动。
3.本计划推展至个人任教的七年级各班,于第二学期开学后,大量栽培瓠瓜与菜瓜,开春是 迎合瓜类生长的气候,到学期中,牵引瓜蔓爬满架,也可以观察开花结果的生命教育、采瓜果实习烹调技术与品尝美味、藤蔓攀架绿化环境与防晒遮荫隔热?…,再留几个老瓜,制作丝瓜络和水瓢、容器,让教育与生活更贴近。
全球环保减塑政策正在推行,2018年1月英国首相梅伊(TeresaMay)宣布极具挑战性的环保政策,务求在25年内达到全面停用非必要的塑胶用品的阶段目标,包括塑料袋、塑料瓶及吸管在内,可避免使用的塑胶用品。我们也很用心推动限塑,但是相较于其他限塑进度及限塑范围都走在前面的国家,我们需要更积极的环保政策、我们需要更多的教育行动来响应环保教育。
我且试着以食农教室的瓠仔菜瓜,抛砖引玉,期望与学生一起学习,从生活中逐年淘汰塑胶制品,期待2030年无塑!
(整理:山南电工培训学校)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