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地理位置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高黎贡山西南麓,位于东经97°31′~98°43′,北纬23°50′~25°20′。东部和东北部与保山市所属龙陵县、腾冲县毗邻,其他三面与缅甸联邦接壤,有国境线503.8千米。全境东西宽122千米,南北长170千米,总面积11526平方千米。德宏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全境共有土地面积1728.7万亩,其中耕地233.2万亩,非农用土地122.2万亩,农林牧可利用土地1373.3万亩。全州土地分布为3个层次,即:海拔210~1400米地带,约占土地总面积50.34%;海拔1400~2500米地带,约占43.8%;海拔2500~3400米地带,约占5.86%,该地带因山高坡陡,气候寒冷,大多尚未开发。
德宏位于横断山脉的极西地域,属滇藏地槽阿尔卑斯褶皱系南延部分,西靠伊洛瓦底江褶皱束的恩梅开江断裂带,东接三江褶皱系的怒江大断裂。区内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龙陵——瑞丽和梁河——盈江两大断裂,呈东北——西南向平行斜贯全州。德宏是横断山脉西南部、高黎贡山以西的一块自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切割山原,地势的基本特点是东北高而陡峻,西南低而宽缓;峻岭峡谷相间排列,高山大河平行急下。全州 高点是盈江县北部的大娘山,海拔3404.6米; 低点是盈江县西北那邦坝羯阳河谷,海拔210米;一般海拔800—2100米,州府驻地芒市海拔920米。
行政区划 1950年4月,建政初期,潞西保留县的建制,其他各地均废除设治局,改设行政委员会。1953年7月,按照《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各地始改行政委员会为县联合政府,全区辖潞西、瑞丽、陇川、梁河、盈江、莲山6县和畹町镇。1956年7月,依照《宪法》关于政区划分的规定,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同时,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保山专区建制,归并德宏州。全州下辖10县1镇,即:潞西县、瑞丽县、陇川县、梁河县、盈江县、莲山县(俗称边6县),和保山专区并入的保山县、腾冲县、昌宁县、龙陵县(俗称内4县)及畹町镇。1958年10月,莲山县并入盈江县(称盈江县),陇川县并入瑞丽县(称瑞丽县),梁河县并入腾冲县(称腾冲县)。1959年9月,复设陇川县。1961年4月,恢复梁河县。1962年12月,将保山县南部的4个区划出成立施甸县。196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保山专区建制,原所辖保山、腾冲、昌宁、施甸、龙陵5县,划归保山专区。1968年12月,德宏自治州被撤销,并归保山专区。1971年9月,国务院决定恢复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境为潞西、瑞丽、陇川、盈江、梁河5县及畹町镇。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畹町镇撤镇设市。1992年10月,瑞丽县撤县设市。1997年4月,潞西县撤县设市。1999年2月,撤销畹町市,并入瑞丽市。至2004年,全州辖2市(潞西、瑞丽)3县(陇川、盈江、梁河);共有65个乡镇,341个行政村(或办事处)、3771个村民小组,另有6个国营农场。
民族与人口 德宏境内居住着傣、景颇、德昂、阿昌、傈僳、佤、汉等多种民族。2004年末,全州有总户数25.25万户,总人口105.89万人,少数民族总人口为54.65万人,占总人口51.6%,其中傣族33.73万人,景颇族12.89万人,德昂族1.31万人,阿昌族2.8万人,傈僳族2.58万人,佤族0.09万人,汉族51. 24万人。
自然资源 德宏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基本上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4~20℃, 高气温38.8°C, 低气温2.1°C,年积温6400~7300°C;霜期短,霜日少,无霜期年平均约280天;年日照2281~2453小时;年降雨量1400~1700毫米,陆地蒸发量1400~1900毫米,干旱指数为0.4~1.2之间。
全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四季不明显,只有旱季、雨季之分,旱季干燥偏冷,雨季高温潮湿。每年5月至10月为雨季,期间降雨量占全年86%~92%;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水量仅占全年8%~14%。各地降雨并不均衡,据历年来的统计,潞西 多,为1635毫米;陇川次之,为1629毫米;第三是盈江,1509毫米;第四是瑞丽,1417毫米; 少是梁河,1384毫米。盈江县昔马乡降雨量为云南全省之 ,年平均3700毫米以上,1977年高达4181毫米。
全州有森林面积1228.8万亩,森林覆盖率62.79%。有11个植被型、22个植被亚型。主要森林类型有热带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落叶林、亚热带中山湿性阔叶林、暖温带山地苔藓林、高山针叶林等等,是中国半常绿季雨林 具代表性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分布着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有高等植物318科、1886属、6032种。1999年调查表明,德宏陆地野生动物有719种,其中国家级、省级保护动物130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26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69种,据不完全统计,仅盈江县就有脊椎动物554种,其中鱼类56种,两栖类22种,爬行类34种,鸟类356种,哺乳动物86种。
德宏的矿产资源种类多,但储量小,分布散,采量少。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有色金属矿金、锡、铅、锌、铜、钨、铬、镍;黑色金属矿铁;能源矿产煤和石油;特有金属矿产,有铍、铀、锗、稀土;特种非金属矿,有云母、水晶、宝石、石灰石等。此外还有10个重砂金测异常带。
德宏拥有国家级瑞丽江——大盈江风景名胜区,其范围几乎涵盖全州1万多平方千米。历史古迹除了平麓古城遗址、万象古城遗址、德昂女王宫遗址、八关九隘、南甸司署衙门、古镇九保等以外,尚有众多的人文观景。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体现佛教文化的寺院佛塔,第二类是浓郁的民族风情,第三类是著名的滇西大战战场遗址。已经开放的景点27个,其中,自然景点17个,人文景点10个;有6个A级景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旅游业的兴起推动了旅馆业的发展,住宿条件大为改善。现在全州有星级宾馆36家、客房2479个,社会旅馆163家、客房3250个,个体旅馆146家、客房3635个,另有特色住宿农家乐、度假村12家,家庭旅馆8家,共计床位2万多个。在星级宾馆中,有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32家,一星级1家。
民族文化 1、傣族。语言文字: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德宏傣族有文字,称“傣那文”,是全省三种傣文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20世纪50年代,曾派语言专家在老傣文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至今新傣文已广为普及。傣族语言分为德宏方言区、西双版纳方言区、金平方言区。使用德宏方言的还包括州外的耿马、双江、沧源、镇康、景谷、景东等县。
风俗习惯:傣族多居住在坝区及河谷地带,全州各县市都有分布。傣族内部有“傣德”和“傣勒”之分,“傣德”意为下边的傣人,主要居住在瑞丽坝和遮放坝坝尾;“傣勒”意为上边的傣人,主要分布于芒市坝、盈江坝、陇川坝、芒东坝、勐养坝及梁河遮岛。傣勒与傣德在建筑、服饰方面有明显差别。傣族精于农耕,是 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历史上傣族有许多特殊的习俗。纹身是傣族先祖古越人的重要标志。傣族服饰美观大方,民族特点突出,内部傣德与傣勒又有所不同。傣德青年妇女穿色彩鲜艳的长筒裙,腰间系纯银腰带;上着白色紧身短衣,头发往后打结,发髻上插梳子,节日插鲜花或银器饰物。老年妇女上衣宽松,筒裙色彩素雅。男子头缠白布包头,上衣为无领白色短对襟,下身穿白色或黑色长裤。傣勒少女发辫盘绕于头上,插上鲜花或金银饰物,上着紧身斜襟衣,下穿靛青色长裤,腰间以绣花腰带系住小围腰,胸前别有金银龙凤或鲜花等饰物。已婚妇女戴黑包头,穿对襟衣和黑色筒裙。傣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家庭关系相对稳定。傣族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葬俗有土葬、火葬和水葬,以土葬为主。德宏傣族主要禁忌有客人不能进入主人家的卧室;男子不准进产房,外人不能进未满月的产妇家里;太阳未出前,妇女不准进入别人家,有事只能在屋外说;忌在家里高声喊叫、唱歌、吹口哨等。
宗教信仰:傣族信奉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分为摆奘、润、朵列和左底4个教派。在佛教传入以前,傣族信仰的原始宗教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等。至今仍有原始宗教残留,如供奉树神、寨神、勐神。
文学艺术:傣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有许多关于历史、天文、数学、医学的珍贵典籍流传至今,如《贝叶经》、《嘿勐沽勐》等等;民间文学有诗歌、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等,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线秀》几乎老孺皆知。绘画、雕塑、剪纸均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纺织工艺有傣锦,古称“干阑布”,为进贡朝廷的珍品。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孔雀舞、象脚鼓舞及民间集体舞蹈“嘎秧”、“嘎光”广为普及。
历法:傣族有自己的历法、傣医、傣戏。傣历以农历10月为一年之始,农历正月已是傣历的4月,与秦代的“岁建亥”极其相似。
主要节庆:主要节日有泼水节,傣语称为“摆爽南”,又称浴佛节或佛诞节。摆冷细,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摆伍巴古,即弥勒佛节。毫洼,又称关门节。奥洼,又称开门节,于农历九月十五举行。摆干朵,是仅次于泼水节的重要节庆,于开门节次日举行。
2、景颇族。语言文字:景颇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景颇族有拉丁字母拼音文字,于19世纪末开始使用。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作了改革和完善,另外还创制了载瓦文,现在两种文字都通用。
风俗习惯:景颇族民居为矮脚竹楼,呈长方形,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猪鸡。景颇族以大米为主食。过去没有种植蔬菜的习惯,靠野外采集,菜肴口味偏辣。景颇族服饰各支系差别不大。青年妇女上衣为黑色无领斜襟短装,腰系红、绿、白腰带,外套藤篾圈,下着花布筒裙,已婚妇女头戴高包头;节日盛装为缀满银泡银链的丝绒上衣,下身穿绚丽多彩的羊毛筒裙,佩银项圈、银项链、银手镯。男子为黑色对襟上衣,裤腿短而宽大,头缠包头;节日里多穿白衬衫,对襟黑坎肩,身背筒帕和银鞘长刀。景颇支和载瓦支男子的包头有所不同,景颇支包头为花方格,载瓦支包头为一丈白布缠绕而成。景颇族的婚姻制度称为“墨尤——达玛”。“墨尤”是景颇语,意为“丈人种”(岳父种),“达玛”意为“姑爷种”(女婿种)。按照这种婚姻制度,婚配只能在丈人家一方的所有女子,和女婿家一方的所有男子之间进行。景颇族实行单方的姑舅表婚,即姑母的儿子有优先娶舅父的女儿为妻的权利,舅父的儿子却不能娶姑母的女儿为妻,即所谓“血不能倒流”。两个家族之间“墨尤——达玛”关系一经确立,姑舅表间的婚配便世代相袭,两个姓族的关系因此而十分密切。历史上有过严格的等级婚姻,山官不与百姓通婚,百姓不与奴隶通婚,民主改革以后,这种状况不复存在,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景颇族的丧葬仪式十分隆重。正常死亡的人实行土葬,非正常死亡实行火葬。禁忌主要有交谈时切忌拍对方的肩膀,更不能摸对方的头;叫醒熟睡的人,不能用手推搡;拿刀给对方,必须手持刀尖递过去;进入景颇人家,主人请客人就座时,客人不能拒绝,客人久立不坐,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学校始终坚持围绕湖南经济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走出了一条根据市场需求开办专业,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成功之路,会引起主人的不安等。
宗教信仰:景颇族历史上信奉原始宗教,自近代以来,不少人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景颇族的原始宗教为鬼魂崇拜,相信万物有灵,即凡是物质形态的东西都有鬼,山有山鬼,水有水鬼,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阳光目标:特色立校,人才兴校,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阳光学子,树有树鬼。人与鬼之间的中介是董萨(祭师)。人们生疾病是因为鬼灵作怪,必须杀牲祭祀。祈求庄稼丰收和平安幸福,也要祭祀鬼灵。人的灵魂有善恶之分,死后必须把灵魂送回迁徙以前的老家。进入近代,由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传入,景颇族信众逐渐增多。
文学艺术: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史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等,多伴以音乐,又说又唱,曲调优美动听。在没有文字以前,全靠董萨(祭师)口耳传承,即如宏篇巨著的创世史诗《目瑙斋瓦》,也是如此代代相传。 景颇族民风豪爽骁勇,热情好客,男女老少能歌善舞,尤以“目瑙纵歌” 为壮观,场面恢宏,人山人海,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主要节庆:景颇族 盛大的节日是“目瑙纵歌”,它源于创世纪英雄宁冠瓦的传说。意为“大伙跳舞”之意,后称“目瑙纵歌”。每当庆祝胜利、欢庆丰收、迎接贵宾、纪念重要节日、迎亲嫁娶,都要举行目瑙纵歌。
3、德昂族。语言文化: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德昂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分为“布雷”、“若进”、“汝买”3种方言。由于长期与汉、傣、景颇等民族相处,德昂族多数能通汉语、傣语和景颇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德昂族人民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如诗歌《达吉达楞格莱标》、神话《茶叶仙子》都是其中的珍品。
宗教信仰:德昂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即小乘佛教。
主要节庆:德昂族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宗教性节日,重大的节日是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4、阿昌族。语言文化: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由于长期与汉、傣、景颇、傈僳等民族杂居,语言成分复杂,其中不少又兼通汉语、傣语等,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文和傣文。阿昌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寓言等等。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
宗教信仰:居住在梁河、潞西等地的阿昌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居住在陇川县一带的阿昌族则主要信仰小乘佛教,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贯彻“以上岗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原则,走“质量立校、品牌强校、特色名校”之路。建校十多年来阳光电子学校共为社会培养了数千名技术人才,上岗率达到98%以上,同时还兼信道教。
主要节庆:阿昌族的节日主要有窝罗节、会街节和泼水节。其他节日还有浇花水节、火把节、春节、开门节、关门节、清明会、烧包会等。窝罗节是阿昌族 富于民族特色的盛大节日,因该节要跳一种叫“窝罗”(意即堂屋旁边的欢乐)的舞蹈而得名,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举行。
自治地方的建立 1953年7月,来自各县的450名代表,肩负36万各族人民的重托,在芒市汇集一堂。7月18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芒市隆重开幕。代表们怀着欣喜的心情,慎重选出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43人,会议同时选举产生了自治区协商委员会。 7月23日,会议在团结友爱、亲密无间的气氛中胜利闭幕。24日,举行庆祝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成立大会。这天,城乡各族人民群众身穿节日盛装,喜气洋洋地涌入芒市。各村寨联防队员,肩背钢枪,步伐整齐,在象脚鼓和铓锣声中进入会场。刚当选的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和政府委员,以及协商委员会委员,兴高采烈地在主席台就座,按照景颇族欢庆集会的习俗,鸣放了铜炮枪。刀京版主席发表讲话,农民代表也作了大会发言。大会在动人心弦的枪声、鼓声、铓锣声中结束。晚上,举行了各族人民联欢文艺晚会。
民族干部培养 培养和选拔优秀民族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州县区乡各级领导职务中,都有相当比例的民族干部。至2004年末,全州干部总数为26924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9429人,占总数的35.02 %。 有县处级干部542 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40人,有州级领导干部41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6人。在少数民族干部总数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374人,中专和高中学历4483人。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粉碎“四人帮”后,重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1983年4月,召开州人大第八届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的决定》。决定指出,德宏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自治州,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加快全州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决定将每年10月份定为“民族团结月”,届时在全州城乡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活动。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会议还通过了《关于恢复建立民族节日的决定》,规定傣族、德昂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阿昌族阿露窝罗节,傈僳族阔时节,均为法定节日,相互都应当尊重。
1983年10月,州人民政府召开了首次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350人。且以每五年召开一次。至2004年,已召开民族团结表彰大会4次,累计表彰先进集体 342个,先进个人426人。此外,中央、省、县(市)各级政府还表彰了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个人。
民族立法 1985年1月,常委会主持召开了《德宏傣族景颇族州自治条例(草案)》修改会。提交讨论的这份《草案》,是1980年在省民族政策检查团帮助下起草的。在以后5年时间里,先后作了8次重大修改,其中3次是在省人大常委会指导下进行的。后又经反复修改,形成第11稿,于1987年7月提交州人大八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公布,于1987年10月1日起施行。
1984年5月,州人大制订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关于贯彻执行〈森林法(试行)〉的补充规定》。之后又制订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能源管理暂行规定》。1992年5月,州人大九届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边境经济贸易管理条例(试行)》。拟定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禁毒条例(草案)》,于1990年8月经九届四次会议通过,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1983年4月,州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恢复和建立民族节日的决定》、《关于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的决定》。
经济发展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94元,比1997年的1098元增长27%。据抽样调查,2004年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284元。全州乡镇企业13727个,从业人员40208人,实现经营收入11.79亿元。2004年,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85元,人均工薪收入6851元,人均消费支出6487元。
德宏州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高梁等,经济作物有甘蔗、烟叶、西瓜、甜瓜等。德宏水稻过去以软米为主。由于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农民培育了许多软米品种,如毫马约、毫咩乃、毫目细、毫荷良、毫八宛等等,其中尤以毫目细品质 为优良,产量不高,亩产约二三百千克。然而,它的米质却十分优良,米粒大而长,米色雪白,味香纯正。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州内其他县市,被列为省和国家粮、蔗、茶、猪生产基地。
俗话说“靠山吃山”,合理开发森林资源是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除了主产品木材以外,林副产品繁多。30多年来,仅国家收购的有:油茶籽60多万千克,核桃100多万千克,油桐籽1000多万千克,竹笋900万千克,木耳60多万千克,紫胶100多万千克,松香160多万千克,松节油30多万千克,棕片100多万千克,香菇1万多千克。
至2004年末,大牲畜存栏18.6万头,比1985年下降9.08万头。主要原因是手扶拖拉机的普及,许多村寨甚至家家有拖拉机,农民用它代替了田间作业和短途运输,因此减少了大牲畜饲养。生猪存栏56.12万头,比1985年增加48%;家禽存栏182.32万只。当年肉牛出栏2.92万头,羊出栏2.44万头,生猪出栏36.37万头,家禽出栏192.4万只。年产肉类36265万吨,禽蛋1537吨,牛奶1082吨。全年畜牧业产值(现价)达4.7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0.24%。
由于地处亚热带,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盛产亚热带水果。至2004年末,全州累计人工造林390.91万亩,保存面积200余万亩。现有森林面积11288.8万亩,森林覆盖率62.79%,活立木蓄积量8854.58万立方米,活立木年生长量260.85万立方米。
全州共有水库65座,总库容量20051万立方米;有水渠9858条,其中引水流量0.3立方米/秒以上的339条。有机电提水站20个,装机容量1180千瓦;有效灌溉面积87.27万亩;除涝面积20.35万亩,修建江河堤防360.85千米,受保护农田59.57万亩。
2004年,全州完成工业总产值26.9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21.2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78.79%。全州已有以制糖业为主,包括电力、冶金、制药、建材、森工、纺织、塑料、皮革、造纸、玉雕、食品加工、橡胶制品等多种门类的工业体系。
按行政等级划分,有国道127.12千米,省道376.35千米,县道1784.18千米,乡道2595.43千米,专用道92.51千米;按技术等级划分,有二级公路276.53千米,三级公路296.48千米,四级公路2939.23千米,等外路1464.23千米。在县乡公路总里程中,中级(弹石)以上路面占48.5%。
至2004年末,全州有邮政局、所69个,其中设在农村的邮政支局、所46个,提供全功能服务网点36处,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阳光校训:敬业、务实、守信、创新,邮政报刊图书销售点46处,电子化支局15个,邮政储蓄网点28个,POS机27台,ATM自动柜员机9台,邮资机8台;组建了邮政电子汇兑中心,有29个网点开通与全国各地的电子汇兑业务;主动承担移动电话“村村通”工程,在边远山区建成20余个基站,解决了24个行政村的通信难的问题。
2004年,全州完成上划中央“两税”1.96亿元,比上年增收23.52%;财政收入5.6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25亿元,(增值税2225万元,营业税7897万元,企业所得税449万元,农业税927万元,农业特产税667万元)。财政收入比建区的1953年增加230倍,比1985年增加14倍。一般预算支出15.63亿元,比1953年的182.8万元增加855倍,比1985年增加16倍;其中,农业支出1.15亿元,教育支出2.75亿元,卫生经费9917万元,城市维护费2640万元,行政管理费2.51亿元,科学事业费567万元。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同时我校老师也把教学当成一件有乐趣的事情,放开手脚,语言生动,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收获的满足感,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4年,各项存款余额达94.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1.23亿元。
2004年,全州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4项,其中,外商投资8项,实际到位资金304.2万美元;国内州外商家投资66项,实际到位资金12亿元。至2004年末,历年累计审批外商投资企业123户,实存73户,投资总额2.0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274.66万美元。
中缅边贸交易会是中缅贸易的重要窗口,从2001年开始,至2004年已成功举办了4届,由中缅双方轮流举办,在南亚、东南亚各国中影响越来越大。在2004年边交会期间,中方参展包括州内企业在内共120户,认购展位160个,送展商品18类116个品种。中方交易团贸易成交额7000.7万美元,比上届边交会增长2.95%。签约14项,其中外资4项,986万美元;内资2项,855.42万美元;贸易签项8项,人民币4889.28万元;现货交易人民币270万元。
自治州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上级国家机关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州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进步。2006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70.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76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7元,地方财政收入5.63亿元。
社会事业 2004年,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阳光精神:锲而不舍,力求完美,全州有幼儿园81所,在园儿童17640人;小学657所,在校学生110202人;普通中学67所,在校学生68816人;职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2629人;中专4所,在校学生1788人;教育学院1所,在校学生1215人;电大1所,在校学生974人。
1984年,为了改进和加强双语双文教学,州教育局制订了《德宏州全日制小学民族语文教学大纲》。配合该大纲的实施,编译室编写了《汉傣词语对译手册》、傣文版《计算》、《汉傣会话》、《中师景颇文课本》、《中师载瓦文课本》、《小学载瓦文教学参考书》、《载瓦文小学数学教学》等书籍。这以后,双语双文教学进一步受到重视,力大了推广力度
20世纪70年代,各县加强了广播站,村村寨寨有有线广播,家家户户有小喇叭。1979年10月,德宏人民广播电台建成开播。州广播电台按时转播中央台和省台的联播节目,以及省台的德宏傣语、景颇语节目;自办节目使用傣语、景颇语、载瓦语、汉语4种语言播音。
2004年末,有州、县、乡三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97个,病床3254张,医护人员3040人;每千人口有病床3张、医护人员2.9人。乡镇有卫生院,行政村有卫生室。年诊疗140.98万人次,入院62900人次,出院62200人次,治愈率56.1%。另有民营诊所264家。
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狠抓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改革,基本实现独立于企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自1995年至2004年末,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共33743人,失业保险3709人,医疗保险82621人,工伤保险42642人。征缴各种社会保险费共47203.67 万元,累计支付各种保险金51886.25万元,使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按照“城乡有别、低进低出、分类推进”的原则,2004年起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积极探索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截至当年11月,全州共有3792人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226.8万元,有38人领取养老保险金。
城乡建设 芒市是潞西市党政机关所在地,也是德宏州首府,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现有城市面积13平方千米。建成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浓郁亚热带风光的园林城市,以道路绿化为纽带,全面构建园林绿化体系。已建成绿地率22.31%,绿化覆盖率25.38%。团结大街、芒市大街、青年路、复兴路等22条主大街都种植了行道树,树种有缅甸伞树、大王棕、假槟榔、瓜栗木、菠萝蜜、香樟、龙眼、油棕和红花羊蹄甲等等。城市绿地主要分布在三棵树、客运站等5座环岛,以及街心花园和勐巴娜西珍奇园。城郊绿化带以竹林、大青树、橡胶树为主,形成多道绿色屏幛。
环境保护 德宏州内部分城市旱季环境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地面扬尘、机动车尾气造成的混合污染呈加重趋势。交通噪声及其他各种噪声不断,尤其是工业噪声突出,市民缺乏安静的生活环境。但由于环境管理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在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城市扩大的情况下,环境形势基本上保持了稳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局部性的水污染问题有所缓解,部分区域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目前生态环境基本保持良好水平。
.(编辑:怀来热水器维修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