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端午将至。在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新湘苑社区,随着凌恩斌的一双巧手上下翻转,秤砣粽、元宝粽、蝴蝶粽、海星粽、菱角粽、斧头粽、五角粽、霸王粽 …… 这些造型十足的粽子纷纷呈现在记者眼前。" 我会包 48 种造型的粽子,有些是几十年前和外公外婆学的,也有自己设计的。" 说起这些,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48 种花样,绝对不重样
" 下面大,上面小,要有刀口形。"6 月 8 日,新湘苑社区活动中心里,粽叶飘香,笑声满堂。凌恩斌正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如何包小脚粽子,短短数十秒,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每逢端午,凌恩斌都会向街坊邻居们讲解包粽子的技巧,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说起学习包粽子的契机,凌恩斌感慨万千。" 那时我住在老城区小巷深处的石库门里,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煮粽子,粽叶和糯米的香味飘散在巷子的各个角落。看着大人包粽子,我是既馋又好奇。" 凌恩斌告诉记者,自己包粽子的手艺源自外公外婆,小时候想吃粽子,老人们就用 " 学会一种造型就能吃到一个粽子 " 的方式," 引诱 " 着让他学。慢慢地,凌恩斌就跟着都学会了。长大后,凌恩斌传承祖辈的传统,一到端午就包粽子,已经坚持了几十年。几十年来,凌恩斌不仅学会了祖辈教给他的手艺,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如今,凌恩斌会包 48 种不同造型花样的粽子,还在研发新造型。而每个造型独特的粽子,都有专属的美好寓意。凌恩斌介绍,其中 难包的是 " 五谷丰登粽 ",因为有 5 只角。" ‘五谷丰登粽’我特意做成五角形的,因为苏州话‘谷’和‘角’同音,象征苏州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
半世纪前拜师香山帮,曾赴北京修故宫门楼
尽管在平江街道新湘苑社区,提起凌恩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很多邻居不知道的是,一代 " 粽 " 师竟还是一名身怀绝技的香山帮老木匠。据了解,早在 14 岁时,凌恩斌就只身前往吴中香山,拜师学习木匠手艺,到如今,已经做了半个多世纪的木匠活。
凌恩斌很少讲起自己木匠生涯的故事,谈及这些,他只是略有遗憾地表示,现在能干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少了。在凌恩斌的手机里,还存放着他修复古建筑、古家具的照片。
凌恩斌告诉记者,20 世纪 90 年代,他曾受邀赴北京参加故宫的古建筑修复工作。凌恩斌在北京一待就是 20 个月,修复了故宫多处古建筑门楼的装饰雕花、雕花楼梯、故宫的古家具等。" 之后应有关文物保护部门邀请,我还去过浙江、安徽等地修复控保古建筑的门楼雕花。" 到现在,凌恩斌的家中还有两本记录着他在北京工作的相册,这也成了他留存这段记忆的方式。偶有知晓他手艺慕名而来的人,请修复古家具,热情的凌恩斌也总是尽力而为。
新湘苑社区党委书记袁梦倩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凌师傅不光包粽子、做木工手艺精湛,也是一名热心的社区志愿者,他非常乐意将他的手艺传出去。" 凌师傅在每年的社区端午活动结束后,还会将一批粽子送到社区孤寡老人手中。"
凌恩斌的女儿凌眬表示,父亲总说 " 外面买的粽子缺少传统的民俗味,口味也不及自己包的地道 "。而小时候看父亲变着花样包粽子,也成了凌眬的 " 专属 " 童年回忆。凌眬回忆,读书时每次带着父亲包的花式粽子去学校,必定会收获同学们的一堆赞美,用现在的话来说,也算是 " 炫父 " 了。如今为了老爸的这门手艺不失传,自己会用心地学习。" 老爸心心念念要将这门手艺传下来,也希望我学会了,以后我的孩子也能看到这么多不同的粽子。"
凌恩斌坦言,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平江街道新湘苑社区供图,部分图片由当事人提供)
.(编辑:普兰店木工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