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两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 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小暑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的公历 7 月 7 日前后,当太阳达到黄经 105 度,就到了小暑节气了。关于小暑的气候,《七十二候集解》里是这么说的: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大概的意思就是,过了小暑,凉风已经远去,天地间刮得都是 " 温风 ";蟋蟀还在洞里面壁,雏鹰已经开始练习飞翔。当然,对咱们大多数人来说,小暑的天气没有那么复杂,无非就是一个字:热!不过说到这个热字,有的朋友可能会想到了,二十四节气里,小暑后面不是还有个大暑吗?小暑和大暑,到底哪个更热呢?从字面来看,似乎大暑肯定比小暑热,但实际的情况,还真未必如此!
一、小暑大暑哪个热?
小暑大暑哪个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引用了《说文》里的一句话,对于小暑是这么解释的:"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一块好钢放在高压锅里十年也不会熔化,放在炼钢炉里则瞬间熔化!可见,环境决定事物变化的速度,今则热气犹小也。"就字面的意思来说,似乎是从小暑开始,天气就开始热起来了,到大暑则达到 热的时候。所以民间也有 "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 的说法。
然而,古人的这些经验之谈其实未必准确。要知道,二十四节气是以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为基础,总结出来的一套规律。如果将视野放宽到整个中国,那情况其实会有比较大的区别。尤其是 近这些年,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实际上气温和相应的规律都是有一些变化的。著名的宋英杰老师,在他的《二十四节气志》里,提供了这么一组数据,统计了 1981-2010 年,小暑期间(7 月 7 日)和大暑期间(7 月 22 日 -8 月 6 日)全国以及部分地区的平均温度。
宋英杰老师和他的《二十四节气志》以全国来说,在统计周期内,小暑期间全国平均气温为 24.9 度,大暑为 25.1 度,这么看来似乎大暑要更热一点,但区别也不太大。但具体到地方就又不一样,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所以说,如果从全国的天气情况来看,那大暑确实很大,可小暑……其实也不算小了,二者算是个 " 没大没小 " 的关系吧。
二、诗画里的古人避暑良方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每年的这个季节,基本上就是 " 无空调,毋宁死 " 的节奏了。家里小孩的幼儿园老师这周给布置了作业,让完成《夏天乘凉好方法》圆圈图,孩子回家指着空调一脸茫然。那么,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三伏天就不活了吗?显然不是这样。传世的古诗古画里,其实就留着不少古代人消夏避暑的方法呢。
《明词汇编》里有这么一首:
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炎蒸窗牖气初刚。无计遣兹长昼也,茗碗炉香。
盛夏的漫长白天怎么过呢?焚香煮茗自带一股静气,再捧上个西瓜,如果是在井水里冰过的,那也是挺美的事儿吧。说起来,这西瓜确实是古代的消暑神器。西瓜在咱们国家的历史也挺长的了, 早在汉代的壁画里就出现过西瓜的形象。而夏天,也正是西瓜大规模上市的日子。记得小时候过夏天,家中都是以麻袋储备西瓜,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除了吃瓜,更直接的降温那还得是用到冰块了。清代乔远炳有一首《夏日》,里面有这么两句: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炎炎夏日,往凉席上一躺,看着满院繁花,吃着冰镇的水果,再来杯小酒,这夏日也不是那么的难熬么。其实在我国古代,冬季的时候储存冰块,留待夏季的时候使用,这是有悠久历史的。早在先秦时期,宫廷里就有一种叫做冰鉴的东西,用来盛放冰块,给食物饮品降温,可以说是古代的冰箱了。当然冰块要在冬天的时候凿出来放到冰室里,所以《诗经》里有"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的句子。
当然, 早的时候呢,夏日里用冰那是贵族的专属,盛夏赐冰还被认为是帝王礼遇臣子的做法。不过到了稍晚近的时候,这些东西已经普及到了民间。在明清繁华的市井中,盛夏时节也有加冰的冷饮出售,价格并不太高,一般市民家庭的孩子,也能来上一碗了。
除了这些物理降温的方法之外,其实对古人,尤其是古代的文化人来说,更强调的可能还是个心境的问题。大诗人陆游在《夏日》一诗里就有这么两句:
暑用酒逃犹有待,热凭静胜更无方。
空斋一榻翛然卧,闲看衣篝起篆香。
所谓心静自然凉,大抵也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除了这些诗词,传世的古画里,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其实早年间这种消夏的方式也是挺流行的,盛夏的晚上,老少爷们光着膀子在路边树荫下纳凉,隐隐还有些古意。可如今,这种行为被冠以 " 膀爷 " 的蔑称,被视为 " 不文明行为 "。这个咱必须说两句。一个城市,是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城市,而不仅仅是所谓 " 精英阶层 " 的城市。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这本来挺正常,只要不违法,大可以相安无事。但一个阶层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动用国家公器,去强令另一个阶层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连这点包容心都没有的城市,到底是谁不文明呢?
文史君说
虽说小暑大暑哪个更暑尚有争议,但总归小暑一过,盛夏就要来了。今天的人除了拼命吹空调、吃冷饮,似乎对防暑降温也没什么更好地办法。但看看古人,除了物理的降温方式之外,似乎更强调一种心境的平和。在今天这种日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强求我们像古人一样慢下来、静下来,甚至躺下来,似乎也不现实。不过炎炎夏日里,还是适当的缓一缓吧,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
参考文献
[ 1 ] 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中信出版集团 2017 年版。
[ 2 ] 邱炳军:《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 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 · 李一鸣博士)
长按二维码赞赏支持(公众号专用)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关注我们
专业学者团队
有趣又有料的文史科普
.(编辑:齐河空调维修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