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2016年《摔跤吧!爸爸》在中国上映前,广电总局特地删减了21分钟。
倒不是因为“少儿不宜”的镜头,而是电影实在是太长了,广电总局一刀,把那些影响观众观影体验的歌舞片段,就给剪掉一部分。
一部印度片多则4个小时少则2个半小时,能砍些时长就是能多介绍点场次多赚钱啊。
我们的广电总局还算客气,有些东南亚国家在引进印度电影的时候,咔嚓把歌舞片段全部给剪掉。
剪归剪,印度人就不愿意“舍弃”歌舞元素:
前些年统计:印度电影平均每部有7个歌舞桥段,每段在3-5分钟左右,总时长在25分钟左右。
到今年统计:印度电影评论每部有6个歌舞桥段,每段在4-5分子左右,总时长在25分子左右。
歌舞桥段是少了,但是从时长来看,压根就没变化。
印度人快乐了,可是全球的其他国家观众就难受了。
他们搁那又唱歌又跳舞,到底图个啥?
电影普及率高
告诉大家一个了解其他国家电影的方法,想要了解国家电影在拍什么,就要去了解他们的人民群众在期待什么。
于是,云纳搜索了一下印度的电影市场报告书,先看看人家放那么多歌舞自家影迷到底喜欢不喜欢上座率高不高,答案有点惊人。
据北京电影学院发布的《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
“印度是世界上卖出电影票 多的国家。2016年印度观影人次达到30亿,而观众规模的 高数字出现在2006年,为38.79亿人次。
在印度,每天有超过2000万观众去看电影。尽管印度电影票房并非世界第一,但其观众人数和观影总人次却是全球第一。”
根据2016年12月31日新华社的报道:2016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3.72亿,同比增长8.89%;
即便到了2019年,根据《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运行状况及2020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9年院线观影人次达到了17.3亿,我们增长速度有了,但人家印度观影人次是咱中国的两倍。
这个数目其实挺夸张的,要知道在印度和我们一样是发展中国家,农民占了总人口的70%,社会阶级分化明显,脏乱差,种族制度...
总之,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语言,习俗等等都不大一样,天高皇帝远,地区的土皇帝也多,社会也乱。
但是就在这样的一个国家,看电影就跟中国大妈跳广场舞一样习以为常,成为了农民能够消费得起消遣娱乐的方式。
根据2016年的报告印度电影局的统计,印度电影平均票价为47卢比,大概是4.16人民币,而中国的2016年的平均票价在34.4人民币。
此外,在印度的电影院也是分等级的,有城市A级电影院,乡镇B级电影院,农村C级电影,其中在像新德里孟买这些A类的影元票价在60-80卢布,人民币5-7元,而C级电影院则在人民币1元左右。
虽然两个国家的物价和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不大一样,这样直接换算不太公平,但是根据新德里城市居民每月的1500-2500的人民币收入来看,花5-7元看场电影的开支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当然,近些年印度的物价涨的挺快,再加上院线的升级,成本上升,A类电影院有的票价涨到了人民币15-25元左右了,不过有关部队还是把总体的价格压在了12元以下,甚至在有些农村地区规定票价不能够超过2元。
买一张电影票2元,但是去一趟著名的万德拉娱乐公园要花上40元,因此相比起其他的娱乐方式,电影是普通民众 能消费得起的娱乐项目。
由于大部分的观众其实没啥文化水平,看电影其实就是图放松和乐子,70%的观众都不懂啥文艺片啥艺术片的,就懂那些直白的内容,老百姓喜欢什么,电影人就去拍什么,所以这也就决定了电影内容。
马萨拉电影
追溯印度电影史,1869年电影就开始萌芽了,不过那时印度没主权,电影也不是自家拍的,是人家殖民文化带过来的,不过好在随着电影的发展,1912年有了自家第一部电影作品。
1913年,印度有了第一部有声电影《阿拉姆阿拉》,但电影是有了,可印度还没独立,还是个殖民地国家,脖子上被殖民主架了把刀,就像我们当年的“孤岛电影”时期的中国电影,进步的电影人只能通过音乐和电影的双关语,来隐晦的传达民族情感。
不过在早期的印度,看电影是间很奢侈的时期,所以对于这样的放松活动,自然是能够体验的时间越久越好,再加之印度本身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各地都是高温,家里没买不起空调,只有去电影才能吹吹凉风,虽然大部分C级电影院的空调坏的坏旧的旧,但总比没有好。
所以,在印度拍电影 重要的是要实惠,怎么才算实惠呢?就是你能放映的时间要够长。
可时间一旦长起来,拍摄时间也被增加了,意味着成本也要增加,更何况靠剧情人物推动故事,去拍3个小时实在是也太长了。
思来想去,电影人找到了 划算,性价比也 高的歌舞。
歌舞的历史在印度算是有年头了。
印度人大多数信奉印度教,而湿婆是印度教里边的三大神之一,而在印度教认为“舞蹈是湿婆创造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人都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对湿婆崇拜之情。
至于三大神灵之一的“ 毗湿奴”是情欲的象征,而印度电影向来对此类元素的审查比较严格,在早期印度电影里边,甚至连毗湿奴”的神像也不能出现,于是聪明的电影人则找到了用人本真的“肢体”的美感来完成对毗湿奴精神的隐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舞蹈”是印度人对神灵的某种崇拜,它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仪式感。
更何况印度多民族多语言国家,人民群众的语言互不相同而“舞蹈”则是 好的跨越“口语”的情感表达方式。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的商业电影采取的都是“歌舞片”的形式并影响至今。
印度新电影运动
改变“歌舞片”走向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伤痛带给世界电影带来的反思,意大利有了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而在印度洋的印度也爆发了一场“印度新电影运动也称“印度电影新浪潮运动”。
以萨蒂亚吉特·雷伊为首的电影人要求:强调必须降低制片成本,减少室内布景,多拍外景,选择与人民密切相关的题材。
在“印度新电影运动”的影响下,印度电影从传统商业的"娱乐化歌舞”中走了出来,并逐渐走向科技,文化,生命等具有人文关怀和反映社会现实的新电影中来,马萨拉电影也有了新的变换。
马萨拉是在印地语中是“混合香料”的意思,而马萨拉电影就是把像爱情,推理,悬疑,宗教等等这些元素都混在了一起,并伴歌舞和华丽的场景出现。
在电影运动后,马萨拉电影里边的“歌舞”也被电影人运用成了某种隐喻的方式。
进步印度电影人经常在类似于比较敏感的“社会阶级,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的话题上采用“歌舞”的形式进行隐喻或者讽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歌舞”也成为了电影人的电影拍摄手法。
除了上面说的那么多原因外,歌舞还有个很好的特征:它很通俗。
歌舞带给人们是轻松的,是朗朗上口的旋律,电影人能够通过“歌词”潜移默化的把他们所要传递的思想给观众,而观众也能够避免那些“传统说教电影”带来的疲惫感。
比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导演借以“歌舞”的形式把印度这个国家方方面面的问题提了出来,
比如,《三大傻大闹宝莱坞》导演借以“歌舞”的形式直面印度的教育问题以及种姓制度带来的不公
这些影片里边的“歌舞”对于印度人来说才是重中之重,如果你去去过印度看电影,你会发现印度观众们在看电影时总是会不自觉地唱起来或者跳起来。
当然,对于隔着一堵“喜马拉雅山脉”的我们,对印度动不动又唱又跳或多或少会有些误解。
但是对于印度人来说:“歌舞”是他们的民族性的展现。
“歌舞”中是他们积极生活的态度,也是对宗教虔诚和发在内心的信仰的力量。
生活已经那么艰辛了,就不要给自己添加烦恼了。
值得一聊的是,也正是因为“歌舞”的存在,人们才能大批的前往电影院获得快感,而在这个快感的过程中,心中的怨气和埋怨也就消散了,社会矛盾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缓和。
据说在印度的乡村电影院里边,如果有段歌舞特别精彩,观众就会要求倒回去重放,要不然就退钱或者在那吵着不让放。
印度的电影人不是一次两次曾试图在电影中借以“歌舞”的力量推动群众的思想意识崛起,但是对于大部分印度观众来说,他们就是图去吹个空调罢了,文人握笔的力量怎能扛的起枪呢。
.(编辑:辽阳空调维修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