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乡宁家电维修培训班
专注于家电维修培训、为乡宁地区家电维修的求学者提供专业的家电维修培训课程和充电平台!
主页 > 家电维修 >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乡宁家电维修培训班

  • 课程介绍

  • 参考资料

  • 2020-09-05 15:46
湖南阳光家电维修培训学校常年面向乡宁招生!
【推荐】乡宁快速学家电维修技术,从湖南阳光家电维修培训学校开始。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乡宁家电维修培训班,首选湖南阳光家电维修培训学校!电话:0731-85579057,0731-85569651

【温馨提示】湖南阳光家电维修培训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车站南路红花坡路176号。目前没有在乡宁地区设立分校。热忱欢迎乡宁的学员来湖南阳光家电维修培训学校长沙总校区参加学习!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乡宁家电维修培训班

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班,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班

乡宁家电维修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班,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简介:欢迎访问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网站,通过本网站您可以了解到绵阳市相关概况、新闻等信息。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乡宁家电维修培训班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乡宁家电维修培训班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信息内容:,

  

【概况】   2008年,绵阳市信息化建设工作坚持以电子政务带动城市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发挥了信息化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促进作用。信息技术成为抗震救灾斗争的有效手段。唐家山堰塞湖疏散预警预报通讯保障任务圆满完成;绵阳政务网和各地各部门网站成为传递灾情及抗震救灾信息的快捷通道;灾民寻亲救助信息平台与央视经济频道灾区寻亲热线、移动12580和电信114实现信息共享。城市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城区报警与监控系统”首批110个监控点建成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城市公共安全防范能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成开通,实现了城市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化管理功能。引导企业推广使用信息技术初见成效。“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建成开通,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实现了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建设在部分大中型企业逐步开展。农村和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全市3400个已建“农村信息服务站”和“惠民信息服务网”推广应用工作进展顺利;市、县市区惠民帮扶信息系统和绵阳政务网便民服务系统受到市民好评。电子政务助推行政效能提升工作成效突出。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数字化管理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深入开展,政府部门1177项服务事项梳理及网上公开工作如期完成;党政综合办公系统推广应用工作进展顺利。部门和行业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信访、建设、教育、卫生、金融、税务、工商、海关等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继续保持省内先进水平;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现代信息服务业稳步发展。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信息咨询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全民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快速提升。

【城市信息化居全国前列】   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开发计划署、工业发展组织、人居署、国际电信联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七届年会重要分论坛的首届“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发布会”于2008年5月27日在上海举行。绵阳市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排名AMD杯2008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第37位。

【救助灾民寻亲平台】   汶川特大地震对全市信息化建设造成极大破坏,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务网全部毁损,安县、江油、平武政务网及30余个市级部门网络设备设施严重受损。市信息办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斗争,完成保障预警预报通讯、督察群众疏散安置、联系组织救灾物资、抢修政府网站、强化网络宣传、建立灾区寻亲信息平台、接收无线宽带视频监控系统、制定信息化灾后重建规划等一系列工作任务。绵阳政务网于5月13日14时前全面恢复正常运行;5月15日10时前,江油市、安县政府受损网站修复开通;5月16日18时前,平武县政府网站恢复开通;6月7日晚8时前,北川羌族自治县县政府全毁网站抢修开通。绵阳政务网成为市委市政府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阵地和与国内外社会公众联系沟通的桥梁。截至6月10日,绵阳政务网日均点击率 高达11万人(次),较震前增长400%以上。“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专栏和捐赠物资发放公示系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救助灾民寻亲平台共录入寻亲信息5万余条,提供查询服务6.5万多次,并与央视经济频道灾区寻亲热线、移动12580和电信114实现信息共享,帮助受灾群众找寻失散亲人。 (窦中云)

电子信息企业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微观市场环境,围绕董事会制定的目标任务,努力克服汶川特大地震、堰塞湖等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经济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不利影响,迎难而进,在“效益、效率、协同”的年度经营方针的指导下,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在研发、生产、销售、运营效率提升、管理创新等各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经营继续保持健康、良性的发展态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4%;实现营业利润2.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95%;净利润2.63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1.59%。

2008 年,公司深入推进自主创新战略,以创新项目为核心,以产品创新管理(PIM)框架为手段,稳步推进核心技术能力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在集成电路、嵌入式软件、工业设计、工程技术四大核心技术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和突破,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积极参与闪联(IGRS)、数字音视频编解码(AVS)等技术标准的制定与产业化推广,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技术平台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在工业工程规划与实施、超大规模数字芯片设计、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研究、嵌入式软件开发、画质改善等方面成立了专门技术研究团队,并形成较强的研发能力。公司研制成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OC芯片,标志着公司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音视频处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业务单元核心技术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可靠性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成果;完成PDP 模组高画质技术、PDP 屏用电子浆料等研究项目,启动第二代PDP 模组产品开发;启动国内OLED 产业链建设及显示屏的国产化设计,率先进入OLED 显示产业领域。创新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继续深化产品创新管理(PIM)流程,深入推进项目经理管理制度。2008年,公司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上升,专利数量达591 件,其中发明专利303 件。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尽管受到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公司的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19亿元,销售回款61.24亿元,上缴税金1.86亿元,出口创汇3.5016亿美元,数字机顶盒销量达1227.6万台,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位列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 大1000家企业集团,四川工业企业 大规模30强、 佳效益50强,通讯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大规模10强、 佳效益10强。“九洲牌”数字电视机顶盒荣膺“中国机顶盒市场 具影响力品牌”。

公司承担了奥运安保装备的保障工作。奥运期间,安保设备运行顺利,受到国家空管委和空军、海军机关及部队的高度赞扬。10月23日,九洲空管系统科研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典礼在九洲科技工业园举行。九洲电器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大踏步前行,将建设成为全国富有竞争力的三大LED半导体照明产业制造基地之一,成为行业领军型企业。1月18日,九洲机顶盒产品通过美国国家标准NTIA检测,各项指标深受好评。5月20日,深圳九洲与美国客户签订27万台、总额1800余万美元的ATSC-T机顶盒首批供货合同,标志着“九洲”牌机顶盒全面进入美国主流零售市场。7月10日,在全球近100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美国 ATSC-T项目订单7000万美元。

【四川华丰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公司实现产品产值32389万元,主营业务收入36320万元,上交利税1150万元。全年开发新产品110余项,主要包括有为长虹配套的普通线束、上屏线、CRT插座;为长虹PDP屏配套的FFC、FPC类连接器;为中兴公司、华为公司配套的射频同轴组件;为诺基亚配套的3G线缆组件及为工业领域配套的重载连接器及机车连接器等。2008年公司的新产品产值为12378万元,占总产值的38%。

(徐中华      莉)

城市信息化建设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建设纳入年度共同目标考核】   为加快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电子政务建设单项目标考核任务,2008年,市委市政府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各县市区和市级各部门共同目标考核,以推动各地、各部门网上政务公开、网上行政审批、网上综合办公、网上咨询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各地、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再上台阶。

【开展电子政务助推机关行政效能提升工作】   为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机关行政效能,优化科技城发展环境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市信息办采取多项重大措施:不断完善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功能;整合12345市长热线、政府值班、应急管理、电子政务提升机关行政效能各子系统(如行政审批、城区监控、数字城管、办公平台、门户网站、政务网络等系统)应用展示以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功能,建设行政效能数字化管理中心;推广使用“党政综合办公系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等。

【建成使用部门网站245个】   为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建设统一规范的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集群,打造权威、方便、快捷的网上政府,全市各县市区和市级各部门利用政务网自助建站系统,相继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截至2008年11月底,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部门网站达245个,其中市级部门154个,县市区政府和县级部门及乡镇91个。部门网站已成为政务信息公开和与市民互动交流的窗口,使党委政府更加贴近公众,更好的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要求,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平台和基础。市民只需登陆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绵阳政务网http://www.my.gov.cn),就可以浏览绵阳市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各部门的网站,足不出户即可全方面地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的工作动态和近期工作重点、办事程序,也可直接通过网络得到咨询和服务。

【强化服务功能推出新版】   为有效提升网上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促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改善投资软环境,市信息办按照国内外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发展趋势,组织力量对绵阳政务网进行全面深度的改版。新版面于2008年8月28日推出,由新闻、政务公开、网上服务、互动交流等几大板块组成,突出党委政府门户网站的实用性和互动性,增加网上服务功能和板块。在全面反映绵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 新动态的同时,又通过市长信箱,在线访谈,网上调查等互动方式,进一步拉进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距离,及时征集民意,解决问题,搭建政民互动桥梁,使绵阳政务网真正成为全市党政机关网上政务公开、网上行政服务、网上办事、网上办公、网上咨询服务的平台,成为公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的窗口。

【启动“在线访谈”活动】   2008年12月10日,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www.my.gov.cn )“在线访谈”活动正式启动。“在线访谈”是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的面向公众服务的政民互动精品栏目,以“关注民生,促进交流,共创和谐绵阳”为宗旨,以“灾后重建,奋发图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为主题,搭建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活动通过“互动交流”、“网上调查与意见征集”、公务员邮箱等渠道收集群众反映的情况和问题,通过上门采访、文字约谈、编辑上网的方式与群众交流、沟通,解读政府的方针和政策,对公众与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进行解答。参加访谈的单位部门都是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对在线网民和企业提出的问题,能当场作出解答的实时作出解答,不能当场解答的,则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解决,并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解答和回复。(窦中云)

党政网

【党政网建设工作取得新发展】   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政网建设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全市9个县市区已全部成立了信息办或是党政网管理中心,由同级机要局管理,并充实了人员,政务内网建设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按照全省的统一介绍,市网管中心积极争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全市党政网应用支撑新平台顺利于2008年5月1日启用。同时,主动配合全省“金纪”、“金审”、“金土”、“金财”等工程的实施,多方协调,推进部门和行业应用在党政网上开展。

【网上应用工作扎实推进】   网上公文交换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网上公文交换工作运行正常,全年全市党政网上共传发文件58000余份,既提高了公文的时效性,又节约了经费开支。全市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党政网高效快捷的特点,向市委报送大量信息,为市委了解情况、指挥决策、部署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资料,全年共报送信息32000余条。继续抓好《工作通报》、《信息与决策》、《督查工作》等内部简报期刊的网上发行工作,抓好内部电子邮件、内部资料交换、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等办公应用。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相继开设了“绵阳市民生工作专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绵阳市抗震救灾专题”等专题栏目。做好向省网管中心报送信息工作,落实专人负责,每日定时向省上报送各类信息。全年所报信息中,“网络建设动态”被省网管中心采用54条,“四川政务内网信息选载”采用424条,“四川图片信息”采用194条,采用数排在全省前列。做好全省高清晰会议电视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对高清晰会议电视会议室的灯光和音响系统进行改造,增加应急备份设施,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全年共参与全省高清晰电视会议服务12次。

【网络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对政务内网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年初召开全市政务内网工作会议,下发《2008年绵阳市政务内网工作要点》和《2008年绵阳市政务内网建设管理工作考核细则》,对全市政务内网建设实行目标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绵阳政务内网安全保密制度》、《绵阳政务内网公文交换制度》、《绵阳政务内网运行维护制度》、《绵阳政务内网日常工作制度》、《绵阳政务内网机房设备管理制度》等有关制度,并下发各县市区网管中心。强化网络安全保密意识,加强督促检查,进行警示教育,切实抓好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增加网络安全设施,提高网络防攻击能力;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责任,严格执行政务内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规定,杜绝一机双网等;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坚持谁上网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网上信息审查与监管力度,杜绝有害不良信息上网。

【积极开展党政网重建工作】   地震发生后,全市网管人员冒险抢修设备,抢通线路,在 快的时间里恢复了党政网通信,并在党政网上开设“绵阳市抗震救灾专题”,及时下达中央、省、市的抗震救灾指令,快速上报各地灾情信息。在党政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全市各级网管中心抓住灾后全国大力支援灾区重建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努力工作,大规模开展党政网重建工作,更换和升级受损设备,改造线路。目前,全市党政网除北川羌族自治县外,基本上恢复到灾前水平。 (高方明)

金融信息化

【推进金融信息化进程】   2008年全辖金融机构继续推进金融信息化进程,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现代化支付系统经受住了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安全快捷的资金清算服务;农村信用社综合服务系统推广运用,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成效显著,非现金结算方式覆盖面扩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征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入库数据增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启动,信用信息运用范围拓展;开通政务网金融服务子网站,政务公开电子化程度提高;积极推进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推广外商直接投资外汇业务等五大系统,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强化金融信息安全管理】   2008年,重点完成了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系统恢复和技术保障,确保网络畅通,有力支撑了会计核算、国库和货币发行等业务的正常开展,确保救灾资金的及时下拨和现金支取。积极做好奥运安保工作,强化监测与监控,确保辖区信息安全无事故。开展“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监测系统”在绵阳的试点和外管局直接投资外汇业务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保证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汶川特大地震后,在人民银行的努力下,第一时间恢复同城票据交换业务,大、小额支付系统、人民币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等支付结算系统也很快恢复正常运行,保证了支付系统和资金清算渠道的畅通,开通救灾资金拨付的“绿色通道”。继续推动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在高新区国税系统进行试点,成功实现4户企业网上缴税。

【银行卡产业迅速发展】   2008年,在受到地震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绵阳市银行卡产业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农村信用社从4月起推出“蜀信卡”,各县市开展公务卡试点。截止2008年末,全市共发银行卡623万张,较年初增长18.75%。全市已发展特约商户2301户,布放POS机3696台,ATM机384台。2008年,银行卡交易达到2044万笔,金额293亿元。其中刷卡消费达到266万笔,金额74.7亿元,占全市商品零售销售总额的27.54%。

【征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2008年,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加强了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运行管理,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上传。进一步拓展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将法院执行信息、企业环保违法信息等纳入采集范围。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力度,启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提供支持。拓宽信用信息的使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开通个人信息查询终端,普及信用知识,开展征信宣传,培育社会诚信意识。2008年末,受理个人信息查询350余人(次),处理异议申请28人(次),录入农户信息55729户,建立规范的农户信用档案3687户。(黄   莉)

企业信息化

【“DCS控制系统建设”】   2008年,全市共组织申报省级企业信息化专项8项。其中,四川西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DCS控制系统建设” 被列入2008年四川省企业信息化专项,获省经委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补助15万元。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万元,拟在厂房搬迁过程中对公司现有脂肪酸生产线、氢化生产线及公用系统进行DCS系统改造,实现装置自动化控制,并将生产管理、执行等信息系统进行一定层面上的集成,从而全面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产量和企业综合竞争力。该项目通过先进的建模技术、控制技术和实时优化技术,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转化率,降低能耗和原料消耗;通过DCS控制系统改造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形成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企业和国内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行业的发展。项目完成后可提高产品产得率,芥酸由79%上升到85%,同时油酸产量减少,芥酸酰胺由83%上升到92%;可实现年新增总产值674万元,新增税收196万元,新增利润400万元。

【企业信息化项目】   年内,邀请省经委领导及有关专家,对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担的 “绵阳经开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四川丰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计算机辅助生产控制系统”项目进行验收。启动《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调研报告》编写工作,对推动企业创新工作乃至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邱运清)

农业信息化

【“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   2008年市农业局继续推广应用“含增模式”、“96168语音固定电话”、“农信通”手机短信等服务,及时准确的发布农业科技、病虫害疫情等信息。依托绵阳农业信息网开辟的“病虫害预警网”、“农村能源建设网”等农业科技专业网页,提高了农业信息共享面。

【农业信息入户“111”工程】   2008年,依托“绵阳农业信息网”及各县(市、区)农业网站信息库源,在全市继续实施农业信息入户“111”工程,建立100个农业信息示范镇乡,1000个信息示范村和10000个示范点(种养大户、专业市场、各类专合组织、龙头企业等),解决农业信息的“ 后一公里”问题。

【农产品网络销售格局形成】   绵阳农业信息中心帮助高水蔬菜市场等制作网页、申请域名、提供网站虚拟空间等,实现与79个龙头企业、75个专业大户、140个专业合作组织、11个专业市场联网。全年共收集、发布农业信息6.5万余条,制作网页20多个,采集图片资料880余张;“一站通”注册用户330个;办“网上展厅”54个,被农业部采用35个。积极利用各级农业信息平台和农业部供求信息“一站通”,加强本地特色农产品网上促销宣传活动,广泛吸引省内外水果、蔬菜商贩或零售商直接收购,形成了“上连部省、中连市场、下连乡镇”的网络格局。

(李元玲)

无线电管理

【全力保护抗震救灾空中生命线无线电安全】   5月14日至6月28日46天时间,市无委办共进行86个班(次)、172人(次)、684小时的全天候机场无线电监测执守,保障机场千余架次救援抢险和航班飞机安全起降。在此期间发现并迅速处置航空通信、机场空勤通信受干扰情况5起;商请成都、德阳、遂宁无管处联合排除机场指挥通信受干扰情况1次;监测和参与协调军地航空通信频率27条(次);紧急购置援助民航局地勤通信用无线对讲机10部。

【做好奥运火炬展示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   奥运火炬绵阳展示期间,共出动技术人员24人(天)次,车辆3部6天(次),动用监测设备3套。8月4日火炬展示当天,监测技术人员提前6个小时进驻预先选定的三个监测点值守,全力保障火炬展示活动无线电通信安全。

【全年办理行政许可事项23件】   全年办理频率台站使用、电台报废、无线电设备销售备案、无线电发射实效实验备案等行政许可事项23件,下发频率台站管理相关文件230份,换发无线电台执照731份,更新无线电台站数据信息252台(部)次,完成全部新增电台122部、报废电台130部的数据资料录入和更新。

【频谱监测统计工作】   全年监测网中心站、遥控站、移动站共开机监测9645小时,其中移动站监测480小时,固定站监测9165小时。

【无线电监测与无线电业务保护】    坚持日常监测和重点监测相结合,保证固定监测设备每个工作日全时段开机值班,移动监测车每周外出监测2~3次。加强对无线电干扰事件的监测排查,保障各类无线电业务顺利开展。全年排查联通、电信、网通公众移动通信网、出租车公司通信网、广播电视、民航通信网等受干扰案件9件(次)。(梁   正)

  

【概况】   2008年,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7亿元。其中,新增局用交换机(AG)容量12万门,完成交换机缩容1万线,新增ADSL端口22万线;新增管道460管孔公里,新建光缆2.8万芯公里;工程入账率100%,资产转固率97.85%;完成调整后年度预算的100.08%,完成调整后的主要经营财务指标。

【“189”号段在绵阳正式投入使用】   5月23日,电信运营商重组方案正式公布,原中国联通的CDMA网和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自此中国电信获得移动业务经营牌照,实现了全业务经营,开始向发展迅速的移动市场进军。

中国电信绵阳分公司接收工作涉及清查的资产项目达3000余项,接收联通转职员工48人。公司一方面精心组织CDMA建设工作,努力进行网络优化,提高G网运维能力。2008年1期工程新增240个基站,为全省第二大规模,将绵阳G网网络的覆盖率提升近一倍。在大规模新建基站的同时对原联通G网的292个爱立信基站进行替换。到12月底,全面完成省公司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保证了G网的正常放号。另一方面从渠道建设、代理商引进、充值点拓展、广告宣传等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共完成20个卖场的建设、4个主营业厅的改造、45个合作营业厅、62个乡镇营业厅的建设,全市进入代理商管理系统的各类代理商合计346户,完成了1965个固网充值点的建设。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分客户群、分行业的移动业务发展项目组,确保实现“189”正式上市前的服务、渠道、支撑配合等问题的顺利解决。

12月22日,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品牌“天翼”正式发布。12月24日“189”新号段在绵阳正式投入商用,开启了绵阳“互联网时代的移动通信”。

【着眼全网IP化实现网络转型】   以强化对宽带业务、移动业务的支撑为目标,结合光进铜退高起点进行灾后重建,打造可运营、可维护、可管理的精品网络,提升全业务经营下网络的保障能力。通过快速推进网络宽带化、IP化、无线化和融合化促进网络升级和转型,为3G网络建设做好准备。优化目前传输与数据网络并存的现状,逐步向全IP化的承载,可提供若干高带宽的IP业务、各种宽、窄带及融合类业务的目标网络迈进。充分利用光进铜退、网络IP化等多种手段,在介绍网络重建的同时,考虑网络的发展方向,提供高带宽互联网接入能力、提供优质的移动网络,使建成的新网络能满足全业务经营的需求。梓潼、盐亭、平武新增城域网业务控制点(SR、BAS);增设江油第三核心机房,三台、安县第二核心机房;优化改造各县宽带接入网的汇聚层交换机,在县公司形成第二或第三核心汇聚节点。建成全市各县城域网的双出口保护网络;按照省公司统一介绍,采取移动、卫星等多种手段建立应急灾备系统,满足灾区应急通信的要求。完成三台、现业、江油共4个10G环建设,平武―江油建成2.5G环,擂鼓增设2.5G、10G中继站,平武县内建成622M环,平武―古城建成10G链,恢复汉昌2.5G节点。

【ICT业务取得新突破】   公司积极拓展移动全球眼、移动办公、信息安全等新的行业应用,牢牢占据信息化制高点。积极推广全球眼业务在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2008年绵阳天网项目一期点位已交付使用,初步实现对市内重点地区的监控。项目二期正在加快建设,未来点位将有望超过2000个,建成后将完成对城区的覆盖。绵阳数字城管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组成功通过VPDN业务测试。该项目通过互联网方式,实现城管工作的移动办公,将极大地提升绵阳城市管理水平。公司承接的首单呼叫中心集成项目成功通过绵阳市政府信息中心、12345热线办公室的验收,平台的软件、硬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标书要求,正式上线运行。此外,在建的行政效能中心将会把政府有行政审批职能、具备限时办结要求的重点岗位纳入网上电子监察范围,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咨询、申请、受理、办结、领证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保障效能建设的有效性。

【地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公司员工死亡20名,受伤12名,直接经济损失达6亿余元。固定资产报废报损12628万元,其中房屋建筑物443.11万元,本地网12055.68万元。全市749个局所受损442个;无线基站4652个,损毁771个;PHS室内分布系统、通信机房的基站控制器CSC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光缆损毁6000皮长公里,电缆损毁2000皮长公里。交换及传输设备交换损毁近13万线,输设备损毁4000E1端口。

【应急救灾保通信】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2个小时内,绵阳分公司快速为绵阳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建立了通信保障。5月13日凌晨,派出4台应急通信抢险车奔赴北川羌族自治县重灾区,为救援行动提供 为及时有力的应急通讯保障。配合长虹厂在短时间内将4008呼叫中心成功转移开通;为燃气、交通、供电、医疗等重要紧急提供600多台小灵通用于救灾指挥调度电话。对全市35万小灵通用户、40万农村用户、30多万城市固定电话用户和15万宽带上网用户不停机,简化一切办理手续,只要用户有需求就立即开通。在绵阳城区8个点为灾民们开通83部免费报平安电话, 14日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学重灾害现场开通10部免费电话,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

【受损局点基站基本全部恢复】   全市固定电话、宽带共715个局点,受损局点268个,除安县茶坪、平武水观外通信全部恢复。4554个小灵通基站,受损700个,已恢复4365个,不具备恢复条件有189个,主要集中在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安县。“村村通”88个基站,受损30个已全部恢复。完成新建新购房屋24处,新增房屋建筑面积5006平方米;完成震后维修房屋179处,维修房屋面积33880平方米。

(强   强)

移动通信

      移动绵阳分公司

【概况】   公司旗下主要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服务品牌和“134~139”、 “157~159”、“150~152”网号,并计划新增“188”网号。公司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推出多种话音增值业务和无线数据业务。公司已建成覆盖全市100%乡(镇)以上城区、道路、厂矿的精品网络,实现了全国自动漫游和与世界五大洲237个国家和地区、381个运营商之间的国际自动漫游,网络规模、覆盖水平和网络质量三大指标在本地通信行业中均居于领先地位。

【推动行业信息化进程】   公司积极投身城市信息化建设,推动政务、金融、公安、教育等行业信息化进程。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全市广大偏远农村的通信问题。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主导作用,营造和谐的产业链发展环境。完成多项重大节日和活动的通信保障工作,特别是奥运火炬在绵阳展示期间,展示区域无线接通率达到100%。2008年,公司通过赠送保险、捐款捐物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体,并与市妇联、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联合举办“关注留守儿童”、“弘扬奥运精神 重建美好家园”万众健身跑、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援建教育、爱心图书馆等大型公益活动。全年主办、承办各类公益活动逾百次,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了绵阳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并通过全国文明单位的验收。

【绵阳移动地震损失2亿元】   汶川特大地震使绵阳移动遭受严重损失。绵阳北川分公司6名员工遇难、9名员工重伤、多名员工受轻伤;房屋大面积损毁,全市不同程度受损局房共计19处,受损严重的有5处(其中北川分公司办公大楼完全倒塌,1处局房成为危房,4处需要加固使用,需要修复使用多达12处),全市受损基站用房232座,受损营业厅302个;通信设施严重受损,全市295个基站倒塌、断裂、倾斜或严重受损, 多时全网630个基站退服, 高峰时119公里二干光缆损毁,931公里本地网受损,平武、北川羌族自治县重灾区通信全面阻断;网络堵塞严重,因震后用户集中拨打,绵阳本地BSC信令信道呼叫次数 高为平时19倍,绵阳本地交换机CP负荷增长到平时的3~4倍。汶川特大地震给绵阳移动带来的损失超过2亿元。

【抗震救灾保通信】   抗震救灾期间,公司全面动员,总计参与抢险1500人,出动车辆4200台(次),出动应急通信车18台(次),抢险、服务、后勤三条战线高效协作,率先打通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极重灾区通信,率先完成了全市重点乡镇的通信抢险任务,率先使移动通信恢复到灾前水平,并成为唯一为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提供通信保障的通信运营商。抗震救灾期间,公司推出“十大服务”,设立630多个免费服务点,提供700多部免费报平安电话,累计免费服务150多万人(次),累计发放公益充值卡14.1万张。为抗震救灾免费发布公告信息7969万条,减免灾区漫游和长途通信费1900多万元。员工爱心捐款超过11万元,139名党员共计交纳特殊党费6万元,其中一次交纳1000元以上的达到了31人。 (高莺莺)

      联通绵阳公司

【圆满完成冬季(春季)发电专项工作】   为缓解入冬后各地基站停电掉站频发的状况,  保证公司网络的正常运行,1月上旬,网络部抽调骨干力量前往停电情况 严重的三台县驻点发电。随后又从综合部、信息化部抽调人员,前往三台、盐亭、游仙等地发电抢险。此次发电专项工作,累计出动人员207人(次),车辆8车(次),有力保障了各个基站的安全运行,基站掉站率明显下降,确保了绵阳地区的通信畅通。

【以劳动竞赛促业务发展】   为实现G网用户规模的有效增长,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从4月份开始,绵阳联通开展以G网净增用户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竞赛活动从4月1日起至5月31日止,在各经营部、县分公司、业务部开展以G网净增用户发展、集团用户发展和超闲基站促销为主要内容。各职能和共享部门员工参加对口帮扶单位的竞赛活动,奖励与帮扶单位挂钩。G网经营部、G网经营部以及数固业务中心和集团客户部以各专业进度完成率进行奖励。活动结束后,由各相关业务部门提供各片区的任务完成情况,并依据任务完成率进行1~9位排名,公司工会、人力资源部、党群办共同对任务完成率排名进行监督审核。

【开展“关爱您的心”客户俱乐部活动】   8月25日,绵阳联通与绵阳四○四医院联合开展主题为“关爱您的心”健康知识讲座,针对汶川特大地震给客户造成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多重影响,对客户俱乐部世界风钻石卡、金卡、银卡客户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方面的医学知识讲解,并围绕热爱生活、关注健康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同时,公司还委托医院在疾病检查、治疗等方面为联通客户提供更为优惠的服务,并为联通俱乐部会员客户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经常有针对性地组织联通客户参加健康知识讲座。

【联通地震受损约2.5亿元】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绵阳联通直接济损失约2.5亿元。全网800多个基站中共有436个基站掉站,2000余公里的本地网及干线传输光缆中断。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安县、江油等重灾区,基站、本地网及九环线二级干线几乎全部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公司自有营业厅、合作营业厅房屋、设备严重受损,无法正常营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

【绵阳联通网络规模较快恢复至震前水平】   震后第一时间公司迅速启动通信应急预案,组织调度27支通信抢险分队投入通信抢险工作。同时,河北、重庆、湖南、陕西、黑龙江、辽宁、河南等分公司积极派出大量技术骨干人员及技术设备、发电机进行支援。截至5月15日,城区、三台、盐亭、梓潼等片区的通信网络基本得到恢复。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安县、江油等重灾区,抢险队分别采用卫星传输、软放光缆等方式于5月17日前恢复了通信。

地震造成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片区基站基本损毁,绵阳城区及江油、安县等片区部分基站由于站房成为危房而出现通信中断,绵阳辖区内另有1000多个灾民安置点急需得到通信保障。分公司采用在原站点旁新建一体化基站,在灾民安置点增建基站等方式,用微波、PDH等方式安装及开通共计约80个基站。截至5月27日18:00时,绵阳分公司基站数量恢复到震前规模,载频数量及容量已超震前水平。

【灾后重建工作稳步推进】   公司灾后重建的重点主要在无线基站、传输线路重建及网络优化三个方面。先后启动2008年GSM一期和二期工程,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2008年GSM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截至10月上旬,绵阳联通在网运行的基站数量已远远超过震前水平。努力推进二级干线九环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片区本地网传输线路重建工作。在山体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截至2008年底,绵阳联通在九环线内恢复基站30余个,恢复传输线路300多公里。根据省公司与其他运营商达成的协议,绵阳联通正积极与绵阳其他运营商合作重建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以上的传输线路。为解决灾后重建站点无全面的网络规划,无线干扰十分严重的问题,公司网络优化人员采用调整天线、修改参数、安装直放站、分布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各项网络优化工作。截至9月下旬,绵阳联通的网络质量已得到大幅提升,各项指标已超过震前水平。

【积极向灾区群众献爱心送温暖】   公司先后向安县桑枣镇中学捐赠了价值十余万元的635部手机和100张号卡(含话费),向攀长钢技术学校捐赠价值2万元的50部手机和SIM卡,并组建学校V网,为学校教职工开展灾后重建提供帮助。公司购置御寒衣物、棉被等,捐赠给灾区代理商和受灾群众。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安县等重灾区开行“流动营业厅”,为灾区群众提供业务宣传、受理、缴费查询等综合服务。结合灾区实际情况,在已开通业务的县区推出系列话费惠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灾区共计27104名群众享受了话费惠赠,累计惠赠金额近208万元。(林爱雪)

广播电视

【概况】   2008年,市广电局播出公共广播节目9套,播出时间33403小时,播出公共电视节目9套,播出时间38593小时。全年被中央台采用广播节目26条,被中央电视台采用电视节目337条(其中抗震救灾新闻255条),省台采用稿件800余条(抗震救灾新闻600余条)。截至11月底,全市累计投入3018.8万元,完成2466个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210%;项目完成地区,2.5万户农户普通收听收看到4套以上广播节目,20套以上电视节目。全市广电部门自筹资金1663.7万元,恢复了因灾损毁的2649个村村通设施,恢复广播电视用户103485户。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95.11%,电视综合覆盖率96.16%。2008年,全市15件广播电视作品获省级政府奖,5件广播电视作品获国家优秀广播电视作品奖;绵阳人民广播电台《小叮当》栏目获全国少儿精品节目评选三等奖、获全国优秀少儿节目质量评比二等奖。

【完成中央广电节目无线覆盖第一期工程】   全市累计投入290万元,完成绵阳城区、三台大旗山、梓潼大庙山、盐亭高山庙和平武北山等5个高山发射台中央农村广播电视节目发射系统建设,实现中1调频广播,中1、中7电视节目等11套中央广电节目在全市大面积无线覆盖,完成中央广电节目无线覆盖一期工程。

【数字电视有效覆盖继续扩大】   市广电网络公司一手抓数字电视网络改造,一手抓增值业务和新业务发展。2008年,传送的数字电视基本节目和付费节目共计94套。全市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4668户,数字电视总用户已达到18万户。三台县广电局启动了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江油、安县广电局也制订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规划,启动了前期宣传。

【增强安全播出防控能力】   全市广电系统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纳入日常、长期性工作范畴,建立健全“职责到岗、任务到人、快速响应”的指挥调度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斜向到角”的人防体系,“全程预警、快速反应、协调一致”的技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广电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协调、整体联动”的安全播出运行机制。针对“512”大地震对安全播出保障体系造成的严重破坏,全市广电系统投入600余万元,抢修地震损坏的预警系统和播出设备,购置防插播卫星接收机和屏蔽卫星接收天线,先后5次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防插播演练,并深入各个灾民安置点查找薄弱环节,排除安全播出隐患,圆满完成奥运会安全播出任务,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播出事故。

【规范广播电视传播秩序】   市县广电部门坚持依法行政,大力开展“三电专项整治、小锅盖专项整治、净化荧屏专项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整治”等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广播电视传播秩序。“三电专项整治”成效明显,辖区内盗窃破坏广电设施发案率较上年下降84.2%;“卫星地面广播电视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形成震慑效应,非法销售、安装、使用“小锅盖”现象得到有效遏止;“净化荧屏专项整治”不断深化,市县播出机构自办节目受到观众好评;“网络淫秽色情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5个涉嫌违反《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的网站被依法查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得到有效规范。

【优化广播电视人才队伍】   市广电局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建设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来自市县广电系统和企业台站的52名骨干技术人员就读先期开设的广播电视编导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两个专业。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绵阳函授教学点已顺利完成第一学年两个学期的教学任务,52名学员考试成绩均为合格,为全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培养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新闻宣传和工程技术人才。组织市县播出机构技术人员、播音员主持人、工勤人员等,积极参加广电总局、省广电局组织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考试。继续开展上挂下派工作,4名来自安县、梓潼、涪城、游仙的广电骨干上挂市广电局锻炼,市局3名同志到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县基层锻炼。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9亿元】   512”大地震中,全市广电系统惨遭重创,全系统干部职工及家属40人遇难,广播电视制播、传输、发射设备等基础设施大量被毁,播出一度中断。市境受损广播电视台(站)282个,建筑损毁面积36813平方米,损毁电视HFC网络长度25708公里,台站和线路设备损毁357995台,全市广电系统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亿元。

【完成广播电视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和立项】   市广电局以 “建设全数字、全交互、全业务的信息服务平台,确保政令畅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编制绵阳广播电视灾后重建规划,全市9个县市区及市广播电视台所报8类重建项目,全部列入国务院批准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确认绵阳广播电视重建资金89964万元。

【快速启动广播电视灾后重建项目】   截至8月1日,已修复9个有线广播电视播出前端、5个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新建8个无线发射台点、1个临时无线发射点,全市10个广播电视台全部恢复正常播出。同时,对口援建项目也启动实施。北川羌族自治县广播电视灾后重建规划及所需6800万元资金,已得到山东省广电局、省发改委认可立项,前期信号恢复初见成效;辽宁省投资1100万元援建安县广电局业务用房,已完成土建基础工程;河北省首批投资2060万元援建平武广电业务用房、主干网及五个重灾乡镇广电设施,全部进入实施阶段。河南省先期投资500万元,完成了江油市广电播出设备更新和灾民安置点广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首批项目。 (顾晓燕)

  

《绵阳日报》

【围绕中心工作刊发深度报道110篇】   2008年,《绵阳日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全年共刊发系列深度报道27 110篇,计约 33万字;系列言论12组47篇,计约6万字;典型报道18组216篇,计约 54万字。

【抗震救灾宣传交出满意答卷】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报社办公楼被震成危房,编辑部几易办公地点,但仍坚持在车库、帐篷和危房中办公出报,出色完成了抗震救灾报道任务。报社荣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先进集体、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集体、四川省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集体、绵阳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并荣获金长城传媒奖2008中国特别奉献奖。

【对外宣传硕果累累】   2008年,《绵阳日报》加强力量,加大力度,不遗余力地向外宣传绵阳、宣传报社,提高绵阳知名度,扩大报社影响力。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报社第一时间对外宣传绵阳灾情和抗震救灾事迹,向全国500多家媒体传送报道1500多篇。据统计,2008来共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宣传绵阳的重点新闻稿件230 篇,其中中央级68篇。

【43件作品获评好新闻】   2008年,《绵阳日报》在各类好新闻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共有43件作品获得四川省、全国城市党报和绵阳新闻奖。其中,12件作品获省好新闻,7件作品获全国城市党报好新闻,6件作品获省副刊好作品,件作品获省摄影好作品,10件作品获绵阳好新闻。

【积极争取灾后重建政策支持】   遵循市委“积极对外、对上争取”的指示精神,报社积极主动、 大限度地对外对上争取灾后重建政策支持,绵阳日报社的灾后重建项目先后列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委专项规划、新闻出版总署对口支援重点项目。

【内部管理日趋完善】   2008年,《绵阳日报》狠抓制度建设,通过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劳动纪律管理,以良好的状态推进报社工作;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加强责任心,确保不出差错和问题;切实推进开源节流,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继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李   强)

《绵阳晚报》

【刊发重点报道文章300余篇】    2008年,《绵阳晚报》围绕国家、省、市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战略部署、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以及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飞船遨游太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重大事件和中心工作,开辟了四十余个专栏,用消息、通讯以及现场特写、图片、专题、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刊发各类文章3000余篇,图片600余幅,其中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的文章占了1/2以上,创造性地完成了各项重点宣传报道任务,为绵阳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抗震救灾、灾后重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绵阳晚报》损失2300万元】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绵阳晚报社3500平方米的印刷厂房、办公大楼成为危房,损失达1550万元,三台(套)印刷设备及相关设施器材损失560万元,采编系统损失80万元,办公设施损失50万元,采访用车及采访器材损失6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共计2300万元。地震发生后,报社坚持天天出报,及时把党和政府关于抗震救灾方面的决策、关怀准确传递到灾区,鼓舞抗震救灾士气。与国内一些知名媒体携手,先后发起十余次大型爱心援助活动,组织近千万元的救灾资金和物资。同时还通过当地媒体与山东一些爱心企业合作,成功帮助部分受灾群众走上创业路。

【开拓创新屡获新闻大奖】    2008年,《绵阳晚报》有40余篇作品获得市级以上新闻奖励,其中获中国晚报协会赵超构新闻奖3篇、四川省新闻奖20余篇。作品《情话系列》获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和四川省好新闻(副刊)一等奖。作品《生命的敬礼》(又称《敬礼娃娃》)囊括了中国新闻奖、上海第9届国际摄影展金奖、2008感动中国一等奖、汶川地震新闻摄影比赛特等奖等大奖。截至2008年,《绵阳晚报》的新闻报道已经两次获得中国新闻界 高奖励――中国新闻奖。

【蜀龙网访问量全市第一】   由蜀龙网络公司运营的《绵阳晚报》旗下网站――蜀龙网,汶川特大地震前的日均访问量为5000~6000人(次),居于绵阳市中等水平。2008年9月,蜀龙网和《绵阳晚报》电子报(E报)进行了全新改版,点击率直线上升。到2008年末,蜀龙网周访问量达到了20万次,成为绵阳点击率 高的新闻网站。

(李宗军)

《广播电视报》

【外送灾情稿件被采用325篇(次)】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报社广告发行经营用房彻底受损,连续数月几无经济来源,但报社仍坚持正常出版工作,地震后至7月3日共出版发行8期208版报纸。同时,积极主动与全国20余家主要城市广电报及其他主流媒体建立联动平台,外送被采用稿件共计325篇(次),并被新华网、新浪网、香港凤凰网等媒体转载。2008年,绵阳广电报社12篇稿件在“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优稿评比”活动中获奖,3篇稿件在“2008年绵阳新闻好稿件”评选活动中获奖。

【进一步深化改革】   2008年10月,报社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报社在新旧机制交替中实现顺利平稳过渡,在坚持正常出版的同时实现全面升级改版,各项经营活动有序开展,员工凝聚力大大增强。

【强化内部管理】   切实加强报社新闻和广告经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管理,坚持推行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分开。加强报纸出版审核制度,全年报纸无一重大失误或差错,一般校对差错率低于国家标准。2008年,报社实现广告收入不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发行量和收入均在上年基础上有较为显著的增加。 (顾晓燕)

  

【概况】   绵阳市邮政局辖直属分局(涪城、高新、游仙)、江油、三台、盐亭、安县、梓潼、平武、北川羌族自治县8个邮政企业,并代省邮政公司管辖科学城邮政局。2008年末,全市邮政系统从业人员共有1894名;建有邮政营业网点432处,其中电子化支局113处;开办邮政储蓄的网点259个、城市邮政社区服务站45处、ATM自动取款机22台、邮资机27台、推式悬挂邮袋输送机1套、商函制作系统1套、包裹分拣机1套、计算机434台、邮政汽车178辆。现有二、三级邮路153条,单程长度达到4074公里,邮政信报筒402个,邮局用户信箱18817个,邮政妥投点25222处,邮政报刊图书销售点186处,按固定班期投递的乡(镇)达199个,已通邮的行政村3341个。2008年,全市邮政业务收入16309.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2%;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4290.88万元(含一类网点),比上年同期增长22.0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8.56万元/人,在岗职工劳动生产率达22.65万元/人。

【邮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2008年是邮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邮政金融体制改革、速递物流市县一体化改革、薪酬制度改革、辅业改制等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全市9个县级邮储支行和79个一、二类邮储支行先后挂牌开业,邮政企业与银行自7月1日起实行分账核算。按照全省邮政岗位职级体系和薪酬分配体系,薪酬制度改革平稳、顺利实施。完成对原广华公司所属分公司以及广华公司的清算和关停工作,并登记注册了四川天府绿洲物业有限责任公司绵阳办事处。

【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深入开展资金安全“春雷行动”、“狂飙行动”和全省邮政安全隐患排查验收等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做好“藏独”分子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的安全防范工作和奥运安全防范工作,较好地实现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未发生各类重特大资金票款、通信案件及车辆人身伤亡事故。汶川特大地震后,市邮政局积极组织被埋资金、枪支、重空凭证的抢险、处理工作,抢救资金约70万元,并新配备中型带耳锁的保险柜140台,全购置、充装灭火器200具,增强了过夜资金保管的安全性。

【不断改善邮政网点服务形象】   2008年,已完成西部网点30个和省计划网点16个以及震后急需改造网点25个的标准化装修改造,完成江油、三台的两网建设改造工作,大大改善了邮政服务形象。全市速递代收货款、非邮发报刊收付等10余个应用系统优化了综合服务平台,有效支撑了业务发展。完成市中心至县中心骨干光纤2MSDH通信线路改造,全市152个二类支行和邮储代办网点音频改2MADSL/2MSDH网络升级,增强网络运行能力。

【设立帐篷邮局恢复邮政业务】   汶川特大地震给绵阳邮政造成巨大的人员损失和财产损失。全市邮政职工32人死亡 ,20人受伤;生产、办公用房285处不同程度损毁,经济损失达1.2亿元以上。震后,绵阳邮政迅速设立帐篷邮局和临时邮局,保证对外营业,开办平安家书免费寄递业务;第一时间开通绵阳―青川―平武邮路,以及小坝、坝底、禹里邮路;在绵阳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中以通告的形式告知重灾区储蓄用户绿卡和存折丢失办理手续;及时将党报、党刊送到受灾群众、救援官兵、抗震救灾指挥部,积极组织赈灾包裹的投递。本着“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灾后重建工作。截至9月底,共完成全市285处受损房屋的应急排险和加固维修工作,全市的营业窗口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对外营业。

(桑  

.

(编辑: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教学特色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乡宁家电维修培训班
百度收录查询: 乡宁家电维修培训学校

  • 扫码分享
  • 新资讯
  • 热点资讯
电工培训学校 电动车维修学校 摩托车维修学校 手机维修培训学校 水电工培训学校 电脑维修培训学校 电动工具维修培训学校 液晶电视维修培训学校 安防监控培训学校 空调维修培训学校 电焊培训学校 手机维修培训学校 电工培训学校 摩托车维修培训学校 电器维修培训学校 家电维修学校 焊工培训学校 电工培训学校 木工培训学校 瓦工培训学校 摩托车维修学校 电工培训学校 木工培训学校 电器维修学校 电工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