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孩子的书包里,为何教辅书越来越多,越来越重。
义务阶段免除了教科书的费用,可是为何征订教辅的费用却越来越高,家长的负担从未减少。
这里面到底存在什么内幕?
早在今年4月4日,《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书包越来越重 谁是幕后推手》。调查发现,虽然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各地教育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征订教辅材料,但是在安徽的一些地市,"被征订"的现象依然存在。报道刊登并被各大网站转载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纷纷留言,他们指明这种"被征订"并非只出现在安徽省,在全国很多地方,这已经成了一个默认的潜规则。
一边是国家七部委的明令禁止强行征订的高压政策,一边却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明目张胆的违法、违规。为何这种现象难以杜绝,其幕后又有哪些难以披露的真相?
中国青年报记者多方调查发现,其背后存在一条难以斩断的"利益链"。
记者找到了安徽省多年从事教辅销售的几名核心举报人,他们披露的事实令人震惊,教辅书的销售已经成为一条完整的非法利益链,各环节吃得"膘肥体壮"。
据王先生介绍:安徽省新华书店(上市公司)在2009年强行征订教辅书的销售额达到8.1亿。在这里面,安徽省教育厅直属的教育科学研究所将获利4050万元("小金库"收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少儿出版社、黄山书社、安徽美术出版社等四家出版社获利2.025亿元,安徽省各级新华书店获利2.025亿元,安徽省各地市、县区教育局、乡镇学校获得宣传发行费2.025亿元。
核心举报人王先生还算了一笔账,仅以2009年为例,安徽省义务阶段的学生每人平均"被强迫"购买了86元钱的教辅书。
另一名举报人梁先生表示:在巨大利益驱使下,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免除了教科书的费用,但是家长和学生的负担一点也没有减轻。中纪委监察部等七部委每年密集出台的"禁止统一征订教辅书"的规定则一次次成为一纸空文。
教辅回扣:上市公司强订教辅书的杀手锏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记者找到了安徽省新华书店公布的资料。该公司于2010年1月18日已经上市,该公司目前有两家全资子公司从事一般图书(包括教辅图书)的销售工作,其中之一-安徽新华图书音像连锁有限公司于2000年3月28日注册成立,是一家专门从事新华书店门市部零售工作的公司,此公司是依靠自动自发的市场销售行为来完成销售工作。
而另一家-安徽新华教育图书发行有限公司(简称"新华教辅公司")是于2005年7月4日从安徽省新华书店教材公司剥离出来成立的一家专门从事进校统一系统征订教辅的公司,该公司的工作职能和方式主要是依靠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以下简称《教辅目录》)及省、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来"迫使"安徽省各中小学校统一征订教辅图书来完成交易行为。
从《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和《2009年年度报告》中里可以看出,安徽省新华书店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4年,一般图书销售的的金额分别约是6.5亿、7.2亿、8.5亿和10.48亿。据王先生提供的证据发现,其中,"新华教辅公司"进校强行征订教辅书的销售金额分别是3.18亿元、5.10亿元、7.40亿元、8.1亿元,平均每年递增为2亿多元人民币,其进校统一征订教辅图书的比例从2006年的48.6%上升到2009年的77.3%,也就是说门市部零售图书的比例越来越小,进校统一征订的教辅比例越来越大。
在《招股说明书中》如此表述:教材销售、一般图书销售是公司主要的主营收入来源,二者销售收入合计占到公司营业收入的87%以上,公司主营业务集中。
在报告期内,,公司教材销售比例呈下滑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销售教辅材料已经成为公司主营业务。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安徽省教育厅依然公布了《教辅目录》,这也成为新华书店能进校统一征订教辅的"尚方宝剑"。
据王先生讲,安徽省教育厅定期都要向全省公布《安徽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并规定《教辅目录》之外的教辅资料一律不得进校入班。
据他介绍,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教辅目录"系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其中对中小学各年级可以使用的作业目录进行了统一规定。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县(区)教育局须在此"教辅目录"范围内自主选用,其他未经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辅资料一律不得进校入班。
记者从安徽省教育厅对外公布的网站上查到了一份2007年度的《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其中包括有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37种教辅图书、安徽少儿出版社出版的77种教辅图书、黄山书社出版的75种教辅图书及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9种教辅图书,4家本省出版社共有298种教辅图书被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并被安徽省教育厅列入了对全省公布的《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
298种教辅图书的品种包括有基础训练、同步作业、寒暑假作业、初、高中毕业班综合练习册等,涉及的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美术等几乎所有学科,年级跨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三年级结束。
另一位负责销售教辅书的梁先生表示:由于安徽省教育厅定期向全省公布的《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的教辅品种非常齐全且以正式文件向全省各地市、县区教育部门及乡镇学校发布,由此在安徽省教育系统范围内的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学校领导、一线教师当中以及在安徽省整个图书出版发行系统内,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在安徽省范围内,按照《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上的教辅品种进校统一征订的教辅即为合法行为,不在《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范围内征订的教辅是非法行为,如此一来,安徽省各地市、县区新华书店据此既有了进校统一征订教辅的"尚方宝剑"了。
据两人介绍,安徽省的每一个乡镇均驻有新华书店的销售人员专职从事进校统一征订教辅图书的工作,每名销售人员独立承包1个乡镇学校教辅图书的进校征订工作,由于安徽省整个教育系统、图书出版发行系统均一致认为统一征订《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上的教辅是合法行为,再加上四家本地安徽出版社进入《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的教辅图书均由安徽省新华书店独家垄断包销发行,其它任何单位不但没有货源,也无权征订或销售,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安徽新华教育图书发行有限公司为什么每年均能递增2亿元左右教辅销售量了。
教育厅小金库每年增收4千多万
在安徽省,为什么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少儿出版社、黄山书社、安徽美术出版社4家出版社出版的教辅能被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顺利审查通过并能进入《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且能在安徽省范围内"合法"的进校统一征订销售呢?
为什么安徽省各级新华书店在各地市、县、区及乡镇学校名目张胆地统一征订国家七部委明令禁止的《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上的教辅图书且能长期地顺利操作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均大力配合甚至出台文件给予支持呢?《教辅目录》上的教辅图书是怎样诞生并顺利进校发送到学生的手上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主要是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王先生手中握有一份合同,这份合同清楚地显示出其中的潜规则:出版社委托安徽省教育厅下属的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依据各学科教材统一编写各学科各类别教辅图书,并协议规定由安徽省教科所负责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以及负责列入《安徽省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自编自审,岂能不通过),出版社根据《教辅目录》上图书的销售码洋向安徽省教科所支付5%的版税。
王先生拿出了一份安徽省教科所与出版社的合同,上面明文规定,如果想成为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教辅,必须按销售码洋向教科所支付5%的版税。
王先生还拿出另一份合同:教辅书稿完成后,4家出版社负责出版并按50%的发行折扣向安徽省新华书店独家供货,也就是说安徽省新华书店需按发行码洋的50%向出版社付款并全省独家包销发行。
安徽省新华书店拿到50%的发行折扣之后,分出一半即25%左右的折扣利润给各地市、县区教育局及乡镇学校三级教育部门(地市约为5%,县区约为5%,乡镇学校约为15%)作为发行宣传费,以达到让各级教育部门帮助新华书店大力推广统一进校征订教辅的目的。
后,安徽省、地市、县区三级新华书店应得的折扣利润约为25%。
王先生给这条利益链上的所有环节算了一笔账,以2009年度安徽新华教育图书发行有限公司进校强行统一征订的8.1亿人民币的教辅图书为例来计算:
安徽省教育厅直属的教科所应获得8.1亿×5%=4050万元(小金库)
安徽4家出版社毛折扣利润=8.10亿×[45%-20%(印刷成本)]=2.025亿元(毛出版利润)
安徽省各级新华书店毛折扣利润=8.10亿元×25%=2.025亿元
安徽省各地市、县区教育局、乡镇学校返还的宣传发行费(回扣)=8.10×25%=2.025亿元。
(整理:留坝电工培训学校)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