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职教园整体鸟瞰图
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株洲新闻网 网友石竹 摄)
株洲职教城,传承光荣走向辉煌
早在清末,株洲的职业教育就萌芽了;1951年,湖南第一所技工学校在株洲诞生;2017年,株洲要基本建成职教科技园
【核心阅读】
5年前,这里地偏一隅,荒山野地,人烟稀少。
5年后,这里交通纵横,楼房林立,学子汇聚。
这里曾经是株洲的“西伯利亚”,这里已经转身为株洲城市名片、湖南“两型”典范。
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一个梦开始的地方。由梦想做指引,这5年里,多少建设者实干家,在这里倾注合力,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笔力穿透纸背,有声有色地落在株洲东北部13.9平方公里的版图上。
院校陆续建成开学,基础设施日渐完善,配套能力逐步提高,一座新城初具雏形。
黄尘古道,渐行渐远。新的使命,重任在肩。
今年,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的新引擎,作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全力推进,坚定不移地实现2017年基本建成目标。
到那时,这里人口规模将达到10万至12万人,在校学历教育学生8万至10万人,年均培训学生3万人。
到那时,这里将成为中南地区规模 大的职业学历教育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中心,成为“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
从“建园”到“建城”内涵大不同
从园到城,这是一次完全不同概念上的提法。在职教城建设上,株洲将完全形成自己的建设模式。
几年之后,在职教城将看到这样的场景:上午,学生坐在自己的教室里,可以得到不同院校优秀教师的授课;中午,不同学校学生将可以在共享体育运动场打球,在图书馆自习、阅读;下午,各校学生在实训中心一起实训。
“学生甚至还可以跨院校选课,建立‘中高连读,专本沟通’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城内’软件一体化。”柳怀德介绍,中高职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模式,称为“职业教育立交桥”,探索构建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在职业教育体系。
据介绍,这种模式将允许高职院校自主招收在职职工和有实践经验的高中毕业及同等学历人员;建立“分学银行”,在职教科技园内的职业学院之间实行分学互认,企业培训和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可以分学置换;允许在职职工和有实践经验的社会相关人员修完全部课程后取得中、高职院校毕业证书。
而对学校来说,困扰多年的设备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设备共享,免去了各学校因重复投入设备的数以亿计的资金负担。企业还可以把生产车间建在学校,把设备搬进教室,把生产线设在实训大楼,开启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市教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但要真正实现“城”的建设,株洲决策者的眼光显然还不止于此。
株洲职教城将完整对接产业,整合专业,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功能。按照一校2-3个主体专业大类布局的原则,对接产业,整合专业,提升职教资源的使用效率。
株洲职教城,有着光荣的传承
株洲职教城,不是平空冒出来的,它有着极为深厚的底蕴,有着极为光荣的传承。
早在清朝末年,株洲的职业教育就萌芽了,,清廷农工商部议员熊希龄在醴陵城北姜湾创办瓷业学堂。
1949年建国后,株洲被国家列为“一五”期间八大重点建设工业城市,此后,工业大发展带动了职教大发展。
1951年,株洲铁路工厂技工学校(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创立,成为湖南省第一所技工学校。1956年,株洲铁路机械学校(现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立;1957年,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原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创立;1958年,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1959 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立……10几所职业学校的建立,让株洲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株洲职教城,肩负跨越发展的使命
然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株洲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株洲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仍落后于现实需要。
据介绍,株洲实施打造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服饰、陶瓷5大千亿产业集群等重大战略,经测算分析,未来10年内,每年需要培养、培训的中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在10万人(次)以上。而株洲职业教育面临着资源分散、教学规模偏小、专业布局不合理、实训资源短缺、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发展空间等问题,造成培养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不能对接企业的生产需要。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等一系列重大方针。
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适时,株洲市委、市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强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构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引导高职教育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区域内高职教育整体水平。
天时地利人和兼备。2009年,株洲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建设职教科技园,打造城市新名片,并将之列入十大基础建设工程。
株洲六十年职业教育梦想自此步入星光大道,迎来跨越式升级。
株洲职教城,描画出美好蓝图
2009年,株洲市政府成立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与重组后的株洲市教育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署办公,负责职教科技园的开发、建设与管理。但是,当时的职教科技园,还是一片山地农田,而管理办则一缺资金二缺人才,近乎白手起家。
把困难踩在脚底下,弯道超车。在考察过全国数十家职教园、大学城、教育园区后,建设者设计了“规划先行、政府引导、院校自主、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
株洲建职教科技园,不仅仅是几所学校的组合,也不仅仅是只有单一教育功能的职教园,而是通过其把整个城市建设起来,使之成为功能多元、形象独特、两型低碳的知识城、魅力城、低碳城。
一系列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规划设计陆续启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设计的700亩城市地标智慧广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设计的城区信息化规划,由上海零碳研究所设计的两型指标体系……“
我们研究和实施的课题,大部分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有些甚至是国家级课题。”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管理办主任柳怀德说。
他们的努力得到了院校的高度认可。2009年8月25日,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第一所学校入园协议。随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纷纷入驻,到目前,职教科技园已汇聚了11所职业教育院校。
大型投资商也纷至沓来。2011年9月14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与株洲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约定保险职业学院、中国人寿企业大学(筹)、中国人寿呼叫中心及养老养生基地等系列项目落户株洲职教大学城,预计投资超过40亿元。2010年就已入驻的中国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于2011年11月11日与株洲市教投集团签约,投资50亿元参建株洲职教城。2013年,碧桂园项目进驻……
2009年底开建,现已完成投资55亿元,批回土地7500亩,完成征地拆迁4200亩。在校学生人数由2011年的400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30000余人,4年累计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0000余人。一个聚人、聚校、聚财,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现代化职教城,已初具雏形。
“民盟全国职教论坛”请留在株洲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株洲市委、市政府没有忘记,职教科技园人更没有忘记,他们是为了株洲职业教育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出发。
从2009年开始,株洲市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职教科技园建设。职教科技园内部也通力合作,砥砺前行,认真抓好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职教改革和企业经营。
7月29日,市委书记贺安杰在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快职教科技园建设,确保2017年基本建成”。
8月25日至27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来到株洲,考察了职教科技园,得知院校毕业学生供不应求时,徐守盛要求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适应市场,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人才保障。他指出,发展职业教育,第一是师资问题,第二是实训基地问题,第三,就是要伴随整个产业的发展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要搞订单式的培训。
8月28日,株洲市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毛腾飞强调,要狠抓工作落实,倒排工期,全力推进,坚定不移地实现2017年基本建成目标。
“政策面暖风频吹,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骨干院校形成了办学特色。株洲职业教育即将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全国职业教育论坛召开前夕,市教育局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目前,《加快发展株洲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正在抓紧制定,力争到2020年,建成以湖南(株洲)职教科技园为引领,与我市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专业特色鲜明,中职高职有机衔接,职教普教立交互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届时,将实现“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的发展目标,逐步奠定“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成为服务长株潭城市群乃至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株洲职教基础好,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借‘2014民盟职教论坛’召开的东风,力争株洲成为该论坛的永久性基地。”民盟株洲市委有关负责人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职教科技园——肩负历史使命的航母,必将乘风破浪前行!
华阴电工培训学校,华阴电工培训班,华阴电工学校,华阴学电工的学校,华阴电工培训哪里好,华阴电工培训学校,华阴电工短期培训班,华阴电工培训学校地址,华阴学电工培训,华阴电工培训哪里好,华阴电工培训班,华阴电工技术培训.(编辑:hnygdzxx888)(整理:华阴电工培训学校)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