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内涵建设 探索集团化办学之路
关键词:职教集团;体制机制;校企合作
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11年10月,集团由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单位,联合省内外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鉴定机构及职业院校等成员单位共同组建。集团理事会及成员单位在省政府组建的“集团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紧紧围绕“依托一个行业,探索一个机制,形成一个模式,建立一个基地”的建设目标,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推进产教融合,协同科技攻关,合作之路已是渐行渐宽,渐深渐远……引领了青海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与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供了“政府主导下的行业引导型、学校为主体的职教集团建设与发展”的范例。
一、成立背景
青海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走规模化、连锁化、集团化办学的路子”和青海省“两新”目标和“三区”战略,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纽带,立足行业,依托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平台、企业人才供需平台、职业技术培训平台、岗位实训平台等,推动集团内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着眼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人才系统培养,以满足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背景下成立的。
二、主要举措
1、政府主导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2011年8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组建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通知》(青政办〔2011〕193号),组建了由省交通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委员会(省国资委)政府部门共同组成的“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指导委员会”。
职教集团建设指导委员会连续四年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定期与不定期听取集团工作汇报和指导建设工作,委员多次亲临学院、职教集团指导工作。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青政办〔2011〕23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青高教〔2012〕98号)等支持职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和建设项目57项。有力地促进了政、行、企、校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为开展集团化办学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也为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吸纳行业教育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行业指导 搭建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平台
2011年10月,职教集团正式成立,集团下设7个专业建设委员会和4个职能工作部,政、行、企、校联动的办学体制和三级运行机制正式启动运行。成为了青海省“首家”政府主导下的行业引导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为青海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展集团化办学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集团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良好,成员单位从63家增至74家,新增合作行业4个。专业建设委员会由7个增至10个,涵盖了学院所有的专业。
3、机制保障 推进职教集团建设
集团积极创新实践管理机制,制定了运行管理办法、工作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116项,形成了“责任共担的推动机制、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共建共享交流机制、相互融通的激励机制、有效快捷的就业机制、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对校企合作各方的责、权、利予以规范,明确校企合作的目标、方向、主要举措和实施途径,并通过有效的考核,全面调动集团成员单位参与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内容更新、教师互兼互聘、先进技术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就业等校企合作中的关键问题,保障校企合作工作平稳运行。集团“校企合作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建设成果的社会共享,产教结合的信息汇集,资源共享的优化配置”五大平台的作用充分得到发挥,校企合作的成效日渐显著,形成了学生受益、教师成长、企业满意、学院发展的多赢局面,开创了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新模式。
4、开展活动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
集团每年定期召开年会、技能大赛和校企联谊活动,集团理事会及时总结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技能培训与鉴定、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四年共表彰校企合作工作“突出贡献单位”2个次、“先进单位”47个次,“先进个人”104人次。开展教师、企业员工及学生技能大赛3届,共有42项目,2300人参赛,52人次获得“一等奖”、217人次获得“二等奖”、551人次获得“三等奖”。活动的开展,不仅推动了职教集团的建设与发展,还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增进了友谊,创设了共育人才的良好环境。
三、建设成效
1、企业参与 校企合作育人成效显著
(1)集团把专业建设视为内涵建设的核心,将专业如何与行业、企业对接作为专业建设发展的立足点,依托校企共建的正平学院、丰田T-TFP学校等9个“冠名学院(校)”和14个“校中厂、厂中校”、省公路学会工程造价专业委员会,省交通运输技术创新联盟,职业教育校际协同发展联盟和110家合作企业以“人才培养、教学生产、师资队伍、技能培训、用人就业、校企文化”六融合形式开展合作。
(2)集团植根于交通行业,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突出能力本位,“引企业标准建设课程,融课岗证一体实施教学”。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施了“知行合一、项目贯通、三合三段”;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施了“厂校融通、项目引领、三段递进”; 工程造价专业实施了“半工半读、宽基精技”,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融通、五段递进”等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共建的正平学院、天河学院、丰田T-TEP学校与校中厂、厂中校开展“订单”人才培养,将课堂搬到 “工地”“车间”“景点”,实现了“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订单培养”学生536名。
(3)校企合作以集团为平台,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个,带动专业群8个专业共同发展,建成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建设1个交通运输部主干学科(专业)建设专业,9个省级示范专业,16门省级精品课程,开发一体化课程181门,课程标准98个,优质核心课35门,工学结合特色教材24部,公开出版教材26部,技术专利3项,科研项目15个。
(4)集团本着“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的建设原则,共建省级实训基地8个,校外实训基地101个,校内实训场所98个,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覆盖率达,专业对口率达97.93%,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达99.94%。实现了“实训环境现场化、实训过程标准化,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一企业双顶岗”学生“双身份”、企业 “双效益”、学院“双丰收”。
(5)集团内合作企业以共建实训基地、培训学校、基础设施和奖助学金等形式共同育人、“订单培养”。正平集团、青海省海南天和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丰田公司、一汽大众、北京现代、珠海同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捐赠价值2667万元。
2、和衷共济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青海省交通运输技术创新联盟以企业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促进成员单位技术创新要素优化组合、有效分工、合理衔接以及资源整合与共享,承担了“青海省道路运输车辆油耗研究”等5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3项通过了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共同进步,推动产业技术和产业化能力升级。
(2)学院与正平集团联合申报的全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于2014年6月23日至8月15日,成功举办了“教师企业顶岗高寒地区高等级公路修筑技术”培训班1期。本次培训采取“教师带着教改任务下工地顶岗培训”和“师带徒一对一指导实践”的方式,将在高寒地区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与实践, 拓宽了教师的专业知识领域、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
3、“双百”推进 “三双”培养“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集团内部启动了师资队伍建设“双百工程”,即: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骨干进“课堂”。建立了199人的兼职教师信息库,实现了校企间实施双向轮岗,在教学改革、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互访互助,人力资源共享,畅通了人才交流的渠道,落实“三双”建设思路,即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师均由校企双方共同担任与培养。
目前,学院聘请了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7名作为专业带头人、19名作为兼职教授、14名作为骨干教师、176名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50.82%。学院有200余人次的专业教师进入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获取了资源、提升了技能、服务了社会、大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444人次兼职教师走进课堂,带来了优秀的文化、先进的技术、熟练的技能、职业的风采,成为了名副其实“上得课堂、下得工厂”的双师素质教师,一大批专业带头人成为了业界的“行家里手”。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已达91.5%以上,基本形成了一支 “师德高尚、技能熟练、善于引导、效果明显”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带头人带领专业建设团队,制定了《青海省公路桥涵水文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填补了省内空白;完成了《高原环境对青海省道路运输车辆润滑油品质影响研究》等三个科研课题,填补了国内此类技术领域的空白 ;专业教师作为国家司法鉴定人,承担了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单位委托的汽车、机电类司法鉴定,在业内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4、构建“立交” 积极探索现代教育体系
集团积极探索开展“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集团内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选择长线稳定、就业率比较高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等7个专业,与西宁第一职业学校、西宁世纪职业学校等开展中高职教育对接,在专业、模式、课程、技能、师资、资源等方面进行对接,做到中高职教育贯通,中高级技能衔接;4个专业与长沙理工学院以“自考”形式进行“高、本”衔接。搭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建设中不做“学历嫁接”,让“中、高、本”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在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实现有效衔接,建设期内以中、高、本职贯通形式培养学生317名。
学院还积极拓宽高职毕业生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的渠道,与长沙理工大学采取“自考”的形式、与长安大学、北方交通大学联合办学的形式是学生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建设期内共有483名学生进入了上一层次的学校继续学习。
5、多元评价 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集团本着“提高质量为核心、资源监控为保障、科学评价为手段、适时反馈为途径、持续改进为目的”建设原则,构建了学院、系部、企业、学生“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是一个集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明确、资源有保障、过程可监控、反馈与改进为一体,逐层向下监控、逐层向上负责的“责权合一”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学院、系部、企业、学生”四个评价主体及相关部门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进行实时、定点、定期监控。使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通过对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资源保障、校企合作的质量、运行保障机制建设、专业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等建设内容进行有效监控与评价,适时修正和完善育人轨迹,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6、招生就业 三个提升再上台阶
集团紧紧围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积极开展单独招生考试改革,探索“理论+实践”的招生考试模式和“强化指导、齐抓共管、校企共推”的服务功能,依托校企办学优势,在“三个提升上下功夫”。即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适应能力,提升专业对口率和企业满意度。
招生就业采取了“专业设置对接市场需求、招生依据对接办学条件、培养规格对接用人标准、职业规划对接就业教育和为学生提供三类保险保障”的“四对接一保障”措施,并实施了“信息调研—计划招生—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一条龙招生就业服务。
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集团内的合作企业召开形式多样的招聘会100余场次,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连续三年均在毕业生人数的2.4倍以上,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麦可思数据公司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进行调研和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显示,毕业生就业现状、对学院的满意度、就业有特色有优势、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7、校产集团 体现六大功能
2014年,集团内的校产集团,依托学院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建的“青海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青海省综合教育培训基地”、交通厅交通教育培训中心等7个培训基地,各类培训9492人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5725人次、生产性实训基地为行业和经济社会提供监理、检测、汽车后市场服务等项目,总产值达6.6亿元,为社会解决就业人员534人。
教育部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校办产业统计报告显示,全国高校校办产业收入总额超过伍仟万元的高校排名等7项统计名列高职高专学校前茅。充分显示了“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学生实训、“双师”培养、社会服务、自我造血”的六大功能。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出一条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子。
8、绩效显著 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学院以集团为平台,以骨干院校建设为契机,通过项目建设,提升了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锤炼了一支具有青海高原精神和青海交通精神的干部队伍;创新了具有行业特色、工学结合、德能并重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了一支“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共建了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和科技服务五位一体”实训基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荣获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称号。
尧都电工培训学校,尧都电工培训班,尧都电工学校,尧都学电工的学校,尧都电工培训哪里好,尧都电工培训学校,尧都电工短期培训班,尧都电工培训学校地址,尧都学电工培训,尧都电工培训哪里好,尧都电工培训班,尧都电工技术培训.(编辑:hnygdzxx888)(整理:尧都电工培训学校)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