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是个啥?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不过对于工业产品生产企业来说,这张许可证可以说是企业的命脉所在——有证才有生产,没证就不能开工,简直是卡在了企业的七寸上。
虽然只是薄薄一张纸,但这个证办起来可真不容易。
先不说申请所需要准备的繁杂材料,即使进入了审批流程,单个时长动辄四五十天的企业实地核查、产品抽样与检验、申报材料汇总等环节,也足以让申请企业等上好几个月。保不准,签下的订单就没了。
煮熟的鸭子不能飞,靠的就是时效。这不,在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繁杂冗长的问题,就得到了及时又明确的回应。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对19类产品取消生产许可,对部分产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实行强制性认证,将8类产品的许可权限下放给地方质检部门;同时授权质检总局在部分地区和行业试点简化生产许可证审批程序,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经过多轮改革特别是2015年以来持续加大改革力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已经从 初的487类缩减到目前的60类,许可前置条件大幅度取消。
而在本次会议调整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将由60类减至38类,这就意味着取消了了37%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没了前置审批,企业可以动工在前,查验在后,对于那些满足质量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来说,这块蛋糕不仅美味,更是专享。
申请生产许可证为何这么慢?材料多流程长
其实,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工业许可证到底是个啥。
都说如今是智能时代,可除去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数据、物联网,小如眼镜头盔、食品添加剂,大到港口机械、通信铁塔,老百姓日常接触到的东西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工业制成品。
那么,这些工业品的质量是如何控制的?靠的就是生产许可证制度。据了解,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彼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工业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一些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的企业一哄而起,盲目上马,致使不少质量低劣的产品流向市场,既冲击了合法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许多恶性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1984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至此,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正式确立,在全国范围开始推行。2005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提出从事产品生产加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生产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从长期来看,生产许可证制度明确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主体监管职能,有助于提高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贯彻了国家产业政策。但由于中国企业数量多,行业类别广,相关法制建设的滞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实施,仍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而对于企业来说, 重要的问题就是效率问题。在生产许可证制度下,强化审查流程、保证检验结果导致了审查流程拉长、效率降低。有研究显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具体要求,企业从申请到领证的时间应不超过 70 个工作日(产品进行监督检验的时间除外),而实际操作上,从申请办理到 后取证要五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
多地工业品生产许可改革进行中,未来红利现实可期
市场经济,需求是导向,企业是主体。正是看到形势的新变化与企业的新诉求,结合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潮流趋势,近年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
2015年8月,质检总局发布关于深化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用1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市场配置资源、企业主体责任、政府依法监督、社会共治质量”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监管体系。具体来看,要 大限度取消生产许可审批项目, 大限度下放生产许可审批权限, 大限度优化生产许可审批流程。
而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目前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3月,全国首张含多个类别产品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在上海诞生,这标志着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试点正式落地。
据介绍,改革前,企业的生产许可证需按产品类别逐个申请、逐一颁发,改革后,企业只需一次申请、一次审批,就能领到一张包括多个产品类别的许可证,即由“一企多证”调整为“一企一证”,由此,企业的申请材料大幅减少,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此外,在一些地区,围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改革工作也在推进当中。浙江省出台《关于深化企业减负担降成本改革的若干意见》,从4月1日起停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费、计量收费;江苏宿迁启动工业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力争用3年时间取消市场可以自主决定的工业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实现市场化认证;山东蓬莱取消了沿用多年的企业年度审查制度,采取企业自查报告公示制度……这些地方的尝试,都给全国层面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推进“放管服”改革,还有哪些内容
今年6月13日召开的全国推进“放管服”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明确要求“今年要再压减50%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天后,总理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取消和下放一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简化审批程序。
会议决定,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一是进一步压减生产许可。对能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质量安全的输水管、蓄电池等19类产品取消事前生产许可;对产品质量较稳定,但与大众消费密切相关、直接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电热毯、摩托车乘员头盔等产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实行强制性认证,不再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经上述调整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将减至38类。同时,对仍需实施生产许可,且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有效的化肥等8类产品,将许可权限下放给地方质检部门。
二是授权质检总局在部分地区和行业试点简化生产许可证审批程序。取消发证前产品检验环节,改由企业提交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将前置审查改为后置,企业提交申请并作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承诺后,可以先领取生产许可证再接受现场审查,实行“先证后核”。后续监管如发现不符合要求,即依法撤销许可证。
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双随机”方式加大抽查力度,增加抽查频次和品种,扩大覆盖面,尤其对此次取消许可管理的产品要实现抽查全覆盖。(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国策说工作室 白之羽)
.(编辑:喀什电焊工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