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拉萨节日的欢乐》 蓝志贵1958年摄于拉萨
蓝志贵在家中 黄建鹏摄于2007年
《桑登分到了土地》 蓝志贵1959年摄于拉加里
《翻越泥巴山》 蓝志贵1951年摄于进军太召途中
蓝志贵与拉宗卓玛恋爱时的自拍合影
3月21日至31日,《见证西藏民主改革——蓝志贵西藏1950至1970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共展出100幅作品。开展当天,一幅人在田里拉犁的作品打动了一位老者,他默默地望着照片流泪。原来照片反映的是当年14军126团战士劳动的情景,而老者正在其中。展览不但国内媒体争相报道,不少国外记者也乘飞机赶来,追着蓝志贵采访。蓝志贵已78岁高龄,哪禁得住记者们这种“轮番轰炸”,第二天就赶回四川成都去了。笔者幸而“逮”住了他20年的老朋友、策展人黄建鹏先生——一位西藏现代摄影史研究学者,借助他的介绍才有了本文。
提起蓝志贵,中国摄影界业内人士并不陌生:他是中国 著名的摄影家之一,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用镜头留下数以千计高质量的照片,忠实地记录下自1950年至1970年西藏民主改革的进程。照片内容涵盖18军进藏、康藏公路建设、“大跃进”中的西藏、平叛、西藏民主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西藏自治区成立、“文革”中的西藏等一系列西藏发展重要历史阶段。
1
新中国第一批进藏摄影师
1932年,蓝志贵出生在四川重庆巴县白市驿附近的一个村庄。1938年,正是抗战初始阶段,当时白市驿是美空军飞虎队司令部驻地,修有机场。6岁的蓝志贵经常看到记者神气活现地用相机给军人和飞机拍照。原来这玩意儿能把人和东西的影像保存下来,以后可以随时拿出来看!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也许是命中注定他与摄影有缘,1945年,在亲戚的引荐下他到皇宫照相馆学徒。这是当时重庆三家 好的照相馆之一。照相馆老板是从南京逃难过来的,技术不错,也肯教他。蓝志贵聪明勤奋,在钻研艺术上非常用心。三年出徒后的他就能胜任摄影所有程序的工作,不仅能熟练运用座机拍摄、冲胶卷、修底片,也精于描红和上彩技术。1949年,为了提高生意的竞争力,老板送他到重庆高级美术专科培训班,学习素描、色彩、画面构成等美术知识。业余时间他逛书店,开始涉猎西方美术史和世界名作。画册大多为英文,蓝志贵就反复观察图片,认真琢磨其构图、光线和色彩,这就从更高层次上提高了他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当时照相馆学徒那么多,为什么他后来能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可以说,专业摄影技术的掌握、对美术理论的系统学习,以及对底片数十年如一日的悉心保护,为他日后成为大师级摄影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9年11月的一天,西南军区18军军长张国华和政委谭冠三到皇宫照相馆照相。蓝志贵和罗伟、胡轮翔三个年轻技师看到首长来了,积极要求参军。部队正缺摄影人才,当即他们就被批准了。1951年7月,蓝志贵以拍摄员身份随18军入藏,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入藏摄影师。谁知这一去竟是20年,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谈起拍摄初衷,蓝志贵曾坦诚地对黄建鹏说:“当时确实不是出于什么政治目的去拍摄。照片所以能有今天的价值,产生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当年在部队,我在完成上级交给的报道任务后,业余时间就是喜欢摄影,四处抓拍。”也就是说,他是出于对摄影艺术的爱好做这件事。蓝志贵说:“在照相馆学徒时,常有老人拿着年轻时的照片请我加印,我就感到照片具有记录生命在历史长河中某一阶段的特殊功能。我认为摄影是一门必须在瞬间完成的造型艺术,也是一种客观记录的艺术。闲下来时,我需要拍什么,怎样拍,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艺术构思去设计拍摄效果的。”聊到对西藏的感觉,蓝志贵很激动,说:“我从小就相信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初入西藏,一下子就被高天大野下连绵起伏的皑皑雪山迷住了。它仿佛傲入苍穹,遥不可及,是那样的神圣纯洁,令人心胸开阔,顶礼膜拜。当地的文化、风俗、服饰、宗教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让我感到新奇和激动,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地方,激发起我的创作欲望,渴望用镜头把它们拍下来。”
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签订后,1951年7月解放军开始和平进藏,随军第一次进藏的有二十几位摄影员和摄影记者,蓝志贵是其中之一。他的第一幅作品是《翻越泥巴山》。1951年还没修路,进藏完全靠步行。在向太召进发途中要翻越一座座高山。千年风化作用下造成脚底泥土碎石异常松软,一旦坍塌踩空就会造成生命危险。50公斤粮食用人力运到拉萨时,差不多只剩0.5公斤,原来全被一路消耗光了。遇到缺粮饥饿难耐时,人们只能捉田鼠吃皮带,旅途之艰难可想而知。为此部队采用边修栈道边前行的方式渐次递进,将帐篷、粮食、武器弹药等辎重一段段倒到前面。行军中蓝志贵病倒了,部队把他留在一位藏族老阿妈家养病,病好后跟后续部队修康藏公路。他因祸得福,反而有机会拍了不少部队筑路照片,填补了这段历史空白。直至1954年底通车才随部队一起进入拉萨。蓝志贵至今难以忘怀路上的艰难:他们从甘孜出发,一路经德格、过金沙江、走铜鼓、昌都、波密才进入拉萨,其间还要翻越两座雪山,而他还有摄影任务。当时每人发一块雨披,白天遮雨晚上两块雨披一合就是“帐篷”,对他来说“帐篷”还有个用处——成了临时暗室。锅碗瓢盆就用来盛显影定影水。他十几分钟能冲洗三个卷。通车典礼前两天即12月23日,他拍下车队进入拉萨 早的一幅照片《汽车第一次进拉萨》:汽车两旁站满迎接的战士和群众,历尽几年艰辛终于建成公路打通与内地联系,人们当时的兴奋心情可以想见。该作品入选“第一届全国摄影展”并入选第一期“全国摄影集”。他拍摄了中国现代摄影史上第一批彩色照片,代表作有《两个西藏贵妇人》等。
2
中国现代摄影史上第一个国际金奖
俗话说“人巧不如家什妙”。蓝志贵能拍出影像清晰度极高的照片,除了他具备高超的摄影技能外,还得益于他的两件“现代化武器装备”:一台德国禄莱福莱克斯120相机和一台莱卡M3相机。这可是世界顶级相机,价格非常昂贵。在物质那么匮乏的年代,蓝志贵又何以有这么好的运气呢?原来1953年他随西藏军区参观团赴朝慰问,途经重庆时受到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同志接见。蓝志贵用一架16片蔡司相机拍照,用的是闪灯泡,总打不着。贺老总说:“蓝小鬼,你那个照相机过时了,打不燃了。叫你们宣传部长夏川买一个新的嘛,能跟上时代。”弄得他当时挺不好意思。回去后一反映,蓝志贵还真领到一台莱卡M3相机,不久又领到一台德国禄莱福莱克斯120相机,可把他乐坏了。此后他如虎添翼,大部分作品都是用这台德国相机拍的。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无论走到哪里,他随身都携带着一个原来装电影胶片用的旧皮箱,里面存放着他拍摄的数千张底片。由于保护得当,半个世纪过去了,底片居然没生霉点。
蓝志贵对摄影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拍好拉萨全景照片,1955年春,他从军人摄影社借来一台十几斤重的折叠式人像摄影机,硬是背到拉萨药王山上去。他发现这个位置拍拉萨全景 理想。经三年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地拍出了他理想中的照片。他记得那天天气非常好,所有景物极为清晰。在取景时,布达拉宫、林卡、八角街等仅占了整幅画面的五分之一,其余都是开阔地,和今天区别太大了。当时是用两张45大底片拼接的,可惜如今底片没了,好在原作还在,扫描就可解决。
蓝志贵自己 满意的作品是《拉萨节日的欢乐》。西藏每年要举行一次“传召大法会”。整个仪式持续21天,三大寺庙的近3万名喇嘛聚会在大昭寺前诵经,还有“灯节”、“元帅点兵”、“送鬼”和“赛宝会”等宗教活动。蓝志贵 看重的是“送鬼”的宏大场面。他认为用镜头记录下来,有助于人们对西藏宗教文化的了解。为此他做了充分准备。1956年就想拍,可惜人不在拉萨。1957年拍了几张,但认为光线不理想作罢。1958年,他认真分析了传召大法会各个程序中人们位置变化的规律,对如何抓拍心中有数了。他选好一间民居,征得房主同意提前6小时爬上去蹲守,终于如愿以偿。他用的是标头,采用侧逆光突出现场的热烈氛围。照片《拉萨节日的欢乐》中,作为画面背景的布达拉宫建筑美丽壮观、巍然屹立在山腰。宽阔的广场四周,近景是熙熙攘攘、沉浸在节日狂欢中的围观群众。当精神抖擞、凯旋而归的古装骑士们列队出场时,有如神助,恰好一道金色阳光破云而出洒满广场,顿时数万群众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使现场气氛达到高潮。马蹄扬起的阵阵尘土遮掩了广场中央的人群,使画面显得虚虚实实,影影绰绰,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含蓄感。照片通过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浓与淡、点与面的反差对比,更突出了骑士们气宇轩昂的威武形象。画面是静止的,可观者依然能感受到宏大场面给心灵带来的震撼。
《拉萨节日的欢乐》发表在1959年第二期的《中国摄影》上。我国摄影大师庄学本曾在《中国摄影》杂志撰文予以高度评价。后由著名摄影家张印泉放大后送民主德国,参加“社会主义胜利”国际摄影展并于1959年10月3日荣获金奖。这也是中国现代摄影史上第一个国际金奖。当年11月12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第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上,《拉萨节日的欢乐》再获金奖。一幅作品两获国际金奖可见其被认可程度。
3
精彩瞬间真实记录西藏历史变迁
1959年3月下旬,达赖喇嘛一伙西藏上层反动集团策划的叛乱被平息。3月2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代行西藏地方政府职权。6月28日,自治区筹委会召开第三次会议。西藏民主改革的序幕从此拉开。
1959年6月至8月,蓝志贵在山南拉加里利用两个月时间,拍摄了数百幅西藏民主改革的照片,如《在新分的土地上》、《丈量分得的土地》《六十九年来的第一件新衣》等。《丈量分得的土地》表现在青稞成熟季节,农奴们没有丈量工具,就用一条长绳系上布条表示刻度来分配土地。他所以能到处照相不被拒绝,缘于他与当地人民打成一片,大家把他当成了自己人。他曾与拉加里王的前家奴住在一起,吃一样的酥油茶。蓝志贵回忆说:“当时他们很贫困,酥油也是别人吃过的,确实不好吃。但是你全吃光了,他们就很高兴,拿你当朋友。”这段时间,农奴们由开始观望逐步转变态度,从内心接受分给他们衣物食品、带来吉祥的解放军。《桑登分到了土地》就是 具代表性的作品。蓝志贵第一次见到桑登是在街上。6月的一天,他在王府谿卡附近看见正在乞讨的桑登。桑登看上去有50多岁,衣衫褴褛,脚上戴着木制死镣,使两腿蜷缩不能站立。从旁边藏人那里他得知,桑登是一个身世很苦的老农奴,白天在外乞讨,晚上睡在一顶破帐篷里,没有家人照顾。蓝志贵听说过去西藏关押犯人不给吃的,让犯人戴着脚镣上街乞讨,大约桑登就属于这种情况,不知犯了什么罪。这难忘的一幕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时他就为桑登照了一张相。1961年电影《农奴》问世后,蓝志贵回忆说,桑登简直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强巴”。
不久拉加里开始民主改革了,桑登的腿病也被治好了。蓝志贵看见他兴奋地站在道旁迎接平叛归来的解放军,此后又和其他农奴一样有生以来第一次分到了自己的土地。分地那天,桑登心情十分激动,百感交集,却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只是将那块象征着自己土地的木牌紧紧地贴在脸颊上,木牌上写着藏文“桑登田”。桑登说将把这块木牌钉到属于自己的田地里。虽然沧桑岁月在老人脸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但他的眼神中却流露出从未有过的自豪与自信,那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画面看老人表情非常自然,毫无做作之感,这是由于蓝志贵巧妙地捕捉到了人物表情瞬间变化的缘故。这幅作品被作为此次展览请柬封面并在各类媒体广泛传播,可见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还有一幅反映土改的作品也深深打动了笔者。照片上,一位老人拉着委员索郎登珠的衣襟:“索郎登珠啊,请问如何分配土地?”老人急切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分到田地的期盼渴望,而这也正是百万农奴翻身后 为关心的大事。老人的淳朴、委员索郎登珠善解人意的微笑,站在他们身旁两位藏民开心的神态,都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十分感人。
蓝志贵认为只有抓住人情感巅峰瞬间的面部表情,才能 真实地揭示出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物个性,作品才易打动人。而宝贵的时机稍纵即逝,所以一定要有备而来,机会只赋予有准备的人。他1959年在拉加里拍的《六十九年来的第一件新衣》,朗生(农奴)尼玛车仁老人高兴地穿上刚分到的新衣对老朋友丹增罗布说:“看看我的第一件新衣。”69年没穿过新衣服,这在今天来说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却是历史事实。尼玛车仁老人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作品感人至深,相信每一个看过照片的人都不会忘记。同年拍摄的《喜悦》,照片上的老人参加劳动后,第一次领到了报酬——人民币现金。看到他那开心的笑容,谁能怀疑他对民主改革的衷心拥戴呢?《喜悦》上的老人无疑代表了获得人身自由的百万农奴的共同心情!
4
拍照中找到自己的卓玛爱妻
在拉加里民主改革期间,蓝志贵认识了一位藏族姑娘,一次偶然的相识促成了一段美好姻缘。当时的工作队里有个藏族女干部叫拉宗卓玛,汉名叫何桂仙,是出生在云南德庆地区的藏族孤儿。十几岁时被解放军送到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毕业后分到西藏参加民主改革。1959年7月的一天,工作队组织王府的农奴游行,蓝志贵也参加了。卓玛走在队伍前面,也许是嫌路上灰尘太大,她用一条纱巾把脸蒙上了。游行结束后,蓝志贵找到她说:“你不该这样,这样会脱离群众的,要和群众打成一片。”通过谈话他们相识了,两人虽然互生好感,但谁也没挑明。此后,拉宗卓玛被派到 偏远的金宗区当区长,蓝志贵决定去看望她。途中要穿越三个县,还要翻越一座贡阿拉山。半路上到处是被击溃叛匪丢弃的马匹。蓝志贵担心拉宗卓玛的安全,一路上换乘了四匹马,饿了就用茶叶与藏民换鸡蛋当饭,有一天居然吃了30多个鸡蛋。经过四天五夜终于赶到区里,可非常不巧,卓玛下乡去了,于是他又策马到山里找她。谁知两人竟在半路上不期而遇,真让他又惊又喜。蓝志贵至今记得当时的情景:“我骑的是一匹黄马,她骑的是一匹白马,腰间挎一把手枪,又漂亮又神气。我拿出相机为我们照了一张自拍相。当时是逆光站着拍的,画面和光线都美极了。”蓝志贵回忆说:“那是我一生中拍得 好的一张照片。”虽然相聚只有短暂的半天,蓝志贵还得赶回去,但从这一天起他们开始恋爱了,恋爱是甜蜜的,一年后的1960年,他们在拉萨结婚。婚后他们夫妻恩爱,育有一女。对蓝志贵钟爱的摄影,卓玛始终热情支持。她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蓝志贵能在北京举办一个西藏摄影展,通过展览体现汉藏人民的团结。
生活中的蓝志贵不怕艰苦,不追求奢华,可对自己的摄影作品,他却极为讲究。他拍的多幅反映西藏风俗、人物、宗教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但他不喜欢随意拔高自己,为自己唱高调。蓝志贵只用柯达、富士、爱克发、依尔福等进口黑白胶卷拍摄,而且极为重视对底片的后期处理。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他都亲自冲洗放大照片,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他用依尔福和柯达原液,利用传统配方冲洗和控温,用当地清水漂洗,因而底片颗粒极为细腻,照片清晰度高,影调柔和,层次丰富,质量达到当时中国摄影顶峰。高超的专业技术和对摄影艺术一丝不苟的追求,正是他作为摄影大师从根本上区别于普通摄影者的关键所在。蓝志贵认为只有通过底片,经过银盐纸基放大的照片才能真实传达他对西藏的感受。在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纪念日之际,蓝志贵先生用银盐纸基,博物馆收藏级工艺,限量编号的原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为我们带来如此美妙的艺术享受,我们感谢这位摄影大师,并祝老人健康长寿。
(责编: 李元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日照电焊工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