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在市场供需不平衡等多重因素交织下,光伏硅料价格不断冲高,已成为产业链的“卡脖子”环节。在此背景下,在“片、池、件”的基础上,光伏企业“垂直一体化”的打法也同步升级。
财经网讯,日前,光伏产业中垂直一体化程度 高的两家企业:晶澳科技(002459)(002459.SZ)与晶科能源(JKS.N),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进一步向上游硅料制造领域发起冲击。“料、片、池、件”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新趋势。
“特晶晶”联手加码10万吨硅料产能
6月18日,特变电工(600089)(600089.SH)披露,为加快推动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以其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新特硅材料公司(下称“内蒙古硅材料”)为主体投资建设10万吨多晶硅项目,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本次3家企业共向内蒙古硅材料公司增资34.4亿元,其中新特能源增资28.1亿元,晶科能源增资3.15亿元,晶澳科技增资3.15亿元。增资完成后,内蒙古硅材料公司注册资本由6000万元增加至35亿元,新特能源持有合资公司82%股权,晶澳、晶科分别持有其9%股权。
其中,上饶晶科为上市公司晶科能源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目前尚未开展业务。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今年5月31日,注册资本为1亿元。
早在今年3月2日,特变电工曾“预告”过上述投资项目。根据公告,新特能源以其全资子公司内蒙古硅材料为主体投资建设10万吨多晶硅项目,预计建设期为1.5年,调试达产期为3个月;项目总投资为87.99亿元(含增值税),其中资本金50亿元,由新特能源在境内IPO募集资金、自有资金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解决。
特变电工表示,本次新特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内蒙古硅材料公司增资,将进一步加强上下游产业协作,有利于加快推动10万吨多晶硅项目建设,保障多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与战略投资者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同一时间,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为充分发挥公司在光伏制造领域优势,新特能源在多晶硅技术和产业化运营方面优势,并保障公司多晶硅料的稳定供应,公司与新特能源及上饶晶科签署增资扩股协议,对新特能源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新特增资扩股。
晶澳科技表示,新特能源是公司重要的供应商之一,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据增资扩股协议显示,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意味着,通过本次增资后,晶澳、晶科与新特能源在光伏硅料层面实现了“深度绑定”。
硅料跳涨,“垂直一体化”模式升级
事实上,自2019年开始,为了加固自身护城河,光伏企业开始向“垂直一体化”方向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保证各个环节成本价供应,降低自身成本,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譬如,隆基股份(601012)、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纷纷在硅片、电池、组件三个环节渗透,去年11月,天合光能与通威股份(600438)曾合资成立项目公司,投入150亿元用于年产4万吨投资高纯晶硅项目、年产15GW拉棒项目、年产15GW切片项目和年产1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
国泰君安在研报中指出,伴随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各环节之间因产能投放周期不同导致的供需波动难以避免,而一体化厂商通过多环节的产能布局,有效平滑供应链的供需博弈,获取多环节利润。
不过,与光伏产业其他环节不同,硅料属于化工范畴,有一定的工艺门槛且投资周期较长,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但伴随着硅料价格跳涨,光伏企业对于硅料稳定供应的需求日益攀升。在今年SNEC大会期间,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为了抵御供应链风险,我们希望和硅料供应商有更密切、更深厚的合作。”晶澳科技也在硅料环节频频下注,此前曾接连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亚洲硅业、保利协鑫等厂商签订采购长单。
本次新特能源与晶澳、晶科的“牵手”,进一步深化了晶澳与晶科的“一体化”布局。立足于目前的市场情况,一体化模式对企业带来的利远大于弊。但从长远来看,一体化模式带来的成本优势并不能持久提升光伏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市场层面的突破才能使企业掌握更多主动权。
映射到二级市场上,三家公司的表现并不一致。截至6月21日收盘,晶科能源股价报收39.37美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3%;特变电工股价报收10.85元/股,下跌1%;晶澳科技股价报收42.95元/股,上涨7.03%。
.(编辑:乐昌电工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