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黄玲在车间巡查。 本报记者 陈晨 摄
忙完了手上的工作,黄玲没有过多歇息,又戴上安全帽钻进车间巡视生产状况,时不时俯下身子指导员工。身为毅马企业集团旗下中山市中圣金属板带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他负责集团在中山市民众镇多宝、沙仔工业区的两片厂区,黄玲笑着说,销售和采购外的事情都得自己操心。时光荏苒,他习惯了在中山的工作和生活,觉得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机遇,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紧握机遇,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今年34岁的黄玲是湖南人,在2010年10月来到民众镇沙仔工业区并成为广东毅马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电工,逐渐成长为中山市中圣金属板带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董事长要求我们成为‘撞工’,意思是能适应各个岗位需要的人才。我觉得,他的鼓舞意味着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能拥有发展的机会。”黄玲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年必须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考取一本证书,截至目前,他已是拥有包括起重机维护保养等10余本证书的专业人才,在今年1月中旬还被民众镇应急管理局聘任为生产安全特聘专家。疫情期间,公司急需1名持有高压电工证的专业人才,尽管订单倍增,黄玲依旧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复习,“我们是民众镇第二家复工复产的企业,要满足中山乃至全国各地城市的需要,生产压力很大。可是我还年轻,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不过,实操考试因为疫情取消,黄玲没能顺利取得高压电工证。“工作越来越忙,已经没有时间备考,没能取得这本证书是我心中的遗憾。”黄玲说。
掌握许多知识和技能,黄玲也将其运用到公司的技术改革当中。2017年,随着硅钢市场的不断扩大,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城市接纳了自己,更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弹指之间,黄玲在中山工作和生活已经第11年。 初选择来到这座城市发展只是因为好友的邀约,他如今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舍不得离开。城市的改变和发展是吸引黄玲留在中山的原因之一,“这些年来,我目睹了城市,特别是民众镇的变化。泥泞崎岖的泥巴路已经全部变成平整的水泥道路,田园的风光依然美丽。而且,中山可以介绍积分入户,这座城市热情地接纳了我。”黄玲表示,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
身为公司的副总经理,黄玲既要考虑个人的发展,更需指引公司前进的方向。他说,3号生产线即将投入生产,4号线计划在今年的11月底建成,届时硅钢的产量每个月预计可达13万吨。“集团的经济效益在疫情期间增长了40%左右,我们积聚好了力量,将立足中山、闯进全国的市场。在这座城市中,我和公司都收获了十足的成长。”黄玲颇有信心。
,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湖南阳光技术学校全国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