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代码:511025000000
    地名由来:《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载:“尧九子名资,封于此,因名山曰资山,水曰资水”。资水即今沱江资阳至内江段,因县位于资水中游,故名资中。《元和郡县志》卷31资州:“取资水为名。”资中亦以资水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载:“尧九子名资,封于此,因名山曰资山,水曰资水”。资水即今沱江资阳至内江段,因县位于资水中游,故名资中。前316年,秦立郡县时,最早出现资中县名。汉资中包括今之资阳、资中、内江、威远及安岳、乐至、荣昌部分土地,治地在今资阳县,属益州犍为郡。南北朝北周保定中(561—565年),从汉资中县析出盘石县,以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所筑土城(“西北依山,东南临江,方三里”)为治所,因县城西有山状如盘陀,名之。这是资中县单独建县之始,属资中郡。隋开皇七年(587年),资州迁盘石县,县城遂为州治。宋乾德五年(967年),月山、丹山、银山三县并入盘石,县城仍为州治。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资州、盘石县均废,并入简州。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权(1362—1371年)复置资州,属重庆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资州为资县,属四川省布政使司成都府。明弘治间(1488—1505年),拓东北隅环重龙山将土城改筑为石城,清乾隆、嘉庆中相继增修县城,“墙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一尺,长一千三百六十三丈二尺”,环城九门。县城街道东西伸延,形如大船浮于江上,故称“船城”。清雍正五年(1727年),升资中县为资州直隶州,属四川省川南永宁道。1914年废州改置资中县,属四川永宁道。1935年,四川省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资中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县城为专员公署和县政府所在地。1949年12月8日后,属资中专区(治地今内江市市中区)。1950年属内江专区,1968年属内江地区,1985年至今属内江市。县人民政府驻县城(重龙镇)水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