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代码:330329000000
    地名由来:明景泰三年(1452年)析瑞安县义翔乡5都12里、平阳县归仁乡3都6里置县,景泰帝以“国泰民安,民心归顺”之意赐名“泰顺”,立治罗洋(寻改“洋”为“阳”),隶属于浙江布政使司温州府。据《郡县释名》浙江卷下:泰顺县“本瑞安罗洋地,接壤闽栝。正统间闽寇入境,巡抚孙原贞戡定之,景泰三年奏请割瑞、平二邑之地置县,取景泰、顺治之义也”。《大明一统名胜志·浙江温州府志胜》卷7:泰顺县“以民心顺化,因赐今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境内繁衍生息。上古时为“瓯”地的一部分,春秋属越,战国归楚,秦统一六国后,地属闽中郡。西汉初属吴王领地。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此地分别归属东瓯、闽越、东越。三国时属吴,吴大帝赤乌二年(239年),析永宁县南部置罗阳县,寻改罗阳为安阳。西晋易安阳为安固,又析置始阳县,寻改始阳为横阳,泰顺分属安固、横阳二县。东晋为永嘉郡、永嘉县所辖。隋废郡置州,先后属处州、括州永嘉县地域。唐初易永嘉县为嘉州,地为安固、横阳两县分辖。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始置温州,改属温州;唐末复置横阳,寻改安固为瑞安,地为瑞安、横阳两县分辖。五代易横阳为平阳,地分属瑞安、平阳两县。宋代升瑞安为府,地属不变。元代曾升瑞安、平阳为州,后复称县,地属承旧。明景泰三年(1452年)析瑞安县义翔乡5都12里、平阳县归仁乡3都6里置县,景泰帝以“国泰民安,民心归顺”之意赐名“泰顺”,立治罗洋(寻改“洋”为“阳”),隶属于浙江布政使司温州府。嘉靖八年1529年)2月,始筑城墙,周3里,高2丈,设4门,全城呈椭圆,形似船舶,有“船城”之称。康熙四十年(1701年),县内行政区划编为6坊、4隅、8都;清宣统三年(1911年)泰顺一度属于浙江省温州军政分府管辖。1912年,废温州府置瓯海道,泰顺县改属瓯海道;1927年废道,泰顺县直隶于浙江省;1932年,实施行政督察制,属浙江省第12行政督察区,后相继6易区属。1949年6月1日,首届县人民政府在泗溪****墙成立,属温州专区,1970年属温州地区;1981年9月属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