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代码:321023000000
    地名由来:汉治平安县,南齐改置安宜县。故治在今宝应县西南,唐初移今治。上元三年(762年)改宝应县。《旧唐书·地理志》载:肃宗上元三年建巳月,于此县得定国宝十三枚,因改****应,仍改安宜为宝应。”(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汉为平安、射阳两县地,分属广陵国和临淮郡。东汉属广陵国。晋废。南朝齐改置安宜县,以县治临安宜溪而名,属阳平郡。梁为阳平郡治,兼置东莞郡于此。隋废郡,县属扬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沧州;七年州废,县属楚州;上元三年(762年)、县内获定国宝,因改****应,县亦改安宜为宝应,属淮南道楚州。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改置宝应州、领宝应、盐城、山阳、淮阴4县;绍定元年(1228年)涟水亦隶之,宋末,改宝应州为宝应军,宝应县隶之。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废宝应军为安宜府;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安宜府,宝应县改隶高邮如,属扬州府。清为宝应县,属扬州府。1914年属淮扬道;1934年属江苏省淮阴行政监察专员公署。1949年以后先后属苏北行政区泰州、扬州专区。1953年2月江苏建省,宝应隶属扬州专区;1983年1月,宝应县隶属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