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代码:430624000000
    地名由来: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215年)三国争雄,罗县属吴,仍隶长沙郡。至南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上表割益、湘、罗三县地始建湘阴县,建城于湘山(黄陵山)之北,北向为阴,古曰湘阴,隶长沙内史。《寰宇通志》卷55长沙府《建置沿革》:湘阴县“以县在湘江之阴,故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周代成王分封地属楚。公元前680年地属罗子国。秦代废分封,行郡县,始皇26年(前221年),改罗子国为罗县,隶长沙郡,因之俗有古罗城之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长沙郡为国,罗县隶长沙属荆州。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前31年)复长沙为郡,罗县随隶。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三国争雄,罗县属吴,仍隶长沙郡。至南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上表割益、湘、罗三县地始建湘阴县,建城于湘山(黄陵山)之北,北向为阴,古曰湘阴,隶长沙内史。至梁武帝天监元年至十年(502-511年),湘阴改隶岳阳郡。唐代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合罗县入湘阴。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大理评事摄湘阴县事许可崇,将县治所在地由白乌潭迁至瓦碎潭(现址)筑城。宋代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改隶长沙郡。元代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湘阴以万户升为州,隶潭州路总管府。明代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湘阴复为县,隶湖广布政司潭州府,五年后改隶长沙府。清代仍隶长宝道长沙府。1914年隶湘江道,1922年撤道直属省府。1937年属湖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7月25日湘阴和平解放,隶长沙专署。1952年9月改隶湘潭专区。1964年划属新设岳阳专署,1966年2月将湘阴划分为湘阴、汩罗两县,同隶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