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代码:341122000000
    地名由来:据《太平寰宇记》卷128涂州永阳县载:“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马岭山,南流至来安村为名。”《大明一统名胜志·南直隶滁州名胜志》卷19:“曰来安者,以水为名。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来安村也。”(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在今县南水口镇东城埂置建阳县,属九江郡。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年)省建阳县入全椒县。三国属吴。东晋在今县城东1公里处先后侨置顿邱郡、顿邱县。南朝梁在今县东北半塔镇西置高塘郡。北齐废郡,置高塘县。隋开皇初、高塘县并入顿邱县,改称新昌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为清流县。唐景龙三年(709年)析清流县地置永阳县,治于今县城北1.5公里瓦砾岗(今双塘乡瓦岗村),属淮南道滁州;天宝元年(742年)属淮南道永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淮南道滁州。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属滁州。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省来安县入清流县,绍兴十八年复置来安县,属淮南东路滁州,县治设于大雍镇(今新安镇),乾道九年(1173年),降来安县为来安镇,淳熙二年(1175年)复改来安镇为来安县,仍属淮南东路滁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河南行省滁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属河南行省扬州路滁州。明洪武初年,来安并入滁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来安县,属六部凤阳府滁州;洪武二十三年(1389年),属京师直隶滁州;永乐元年(1403年)属南京直隶滁州。清顺治二年(1645年)属江南行省安庐滁和道滁州;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直隶滁州。1912年4月,废州,直隶安徽省;1914年6月,属安徽省淮泗道,1928年8月,废道,直隶安徽省,1932年10月,划属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41年1月,改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1952年4月,属滁县专区;1956年1月,滁县专区和宿县专区合并称蚌埠专区,县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复设滁县专区,县属滁县专区;1971年3月,属滁县地区。国务院1992年12月20日批准撤销滁县和县级滁州市,此县划归滁州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