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步的必要性
同步是指收发两端在同一时刻,必须扫描在几何位置上相对应的象素点。为此,必须要求收、发两端行、场扫描都同步。行同步的条件是行扫描同频率及每行起始和终止时刻相同;场同步的条件是场扫描同频率且每场起始和终止时刻相同。简言之,只有行、场扫描同频同相,收发才能同步;否则,就会失步。下面举例说明。
1. 若收发场同步,但收端行扫描频率比发端偏高。就会出现向右下方倾斜的黑白相间带状图象,如图1.3-8(a)所示。其原因解释如下:假定收发都从第一行起点开始扫描,因收端行频偏高,发端第一行的内容未播完时,收端已经开始第二行的扫描了,故它把第一行消隐信号部分或全部移到第二行的正程,使第二行左边开始位置出现黑道。当发端第二行未播完时,收端第三行扫描更早地开始,于是把第二行的消隐信号,甚至某些图象内容又移到第三行,使第三行出现黑道。与第二行的黑道相比,向右推移了一段距离,……这样不断地向下向右推移下去,就出现向右下方倾科的黑白相同的带状图象。反之,当收端行频偏低时,会出现向左正文倾斜的黑白相间的带状图象,如图1.3-8(b)所示。
2. 若收发场同步,行扫描同频但不同相,假设相差半行时间。此时图象虽然可以稳定,但是出现图象左右割裂的现象,如图1.3-9(b)所示。
3. 若收发行同步,但收端场扫描频率比发端高,就会出现向下滚动的图象,如图1.3-10(a)所示。其原因是:因收端场频偏高,发端第一场未播完,收端已开始第二场扫描,这样发端第一场下部的内容和场消隐信号移到收端第二场的上方,而将发端第二场的内容顺序向荧光屏下方推移。依次类推,出现整幅图象和一水平黑条(场消隐信号形成)向下滚动的现象;并且接收机场频越高,图象向下滚动越快。反之,收端的场频低于发端时,图象将向上滚动,如图1.3-10(b)所示。
4. 若收发行同步,场扫描同频,但不同相,假设相差半场时间,此时图象虽然可以稳定,但是出现图象上下割裂现象,如图1.3-9(c)所示。
综上所述,扫描的同步在电视中是极其重要的,否则收端根本无法正确重现原景物的图象。
在实际的电视系统中,收发两端相对应的象素并非在同一时刻扫描,收端总有一些延时,只要所有象素延时时间相等,图象还是同步的,不会产生失真。
严格地讲,为了确保精确的同步,除了要求收发行场扫描同频同相外,还需要行、场扫描正程线性良好和具有相同的幅型比,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扫描象素在几何位置上一一对应,图象才不会出现失真。
在电视中为了保证扫描的同步,通常在发送端有一同步机产生行、场同步信号。它们同时控制摄象管和显象管的行、场扫描,使两者保持同频同相。因此,摄象管和显象管的电子束就能在同一时刻扫描相对应的象素点。此外,同步机还产生行、场消隐信号,将行、场扫描回扫线消掉。
二、复合同步信号
要使摄象管和显象管的扫描同步,同步机每一行都产生一个行同步脉冲,用它的上升沿分别去控制摄象管和显象管行扫描电流的回程起点,如图1.3-11所示。回程起点为一个行周期的开始。由于收、发两端每一行的起点对准于于行同步的前沿,故行扫描频率相同,扫描的起始和终止时刻也相同,从而实现行扫描同步。
与此相似,同步机每一场都产生一个场同步脉冲,使收、发两端每场回程起点都对准于场同步的前沿,从而达到场扫描同频同相的目的。
为了用一个通道传送,所以在发送端将行、场同步信号结合在一起。如图1.3-12(a)所示。行、场同步信号分别规定这频率和脉宽各异的矩形脉冲。我国电视规定:行频为15625Hz,行同步脉宽为4.7μs;场频为50Hz,场同步脉宽为:2.5H=2.5×64=160μs。行、场同步信号结合在一起的信号称为复合同步信号。在电视接收机中,用积分电路可以从复合同步信号中分离出场同步信号。因为行脉冲和窄干扰脉站积分后的幅度较小,而场同步脉冲较宽,积分后的幅度较大,可以达到场扫描电路触发转换工作状态的电平,如图1.3-12(c)所示。所以积分电路分离场同步时,抗干扰性能较强。另外,复俣同步信号经过微分电路,并用限幅器切除负脉冲,保留正脉冲作为行同步信号,如图1.3-12(b)所示。用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分离行、场同步信号的方法称为“频率分离法”。
三、场同步信号的开槽
由于场同步信号脉宽为2.5H,它覆盖2~3个行同步脉冲,在场同步期间没有行同步输出,如图1.3-12(b)所示。行扫描振荡器失去同上后对于再出现的行同步信号,并不能立即被它同步住。有一个所谓同步锁定时间,失步状态可能延及相当的行数,甚至影响场正程开始的若干行图象,使屏幕上部的图象出现扭曲的现象。
为此,将场同步脉冲开槽,如图1.3-13所示使槽脉冲的上升沿对准原来被覆盖的行同步的前沿,经微分的限幅电路后,使原来丢失的行同步信号得以恢复。又因槽脉冲很窄(4.7μs),所以对用积分电路分离场同步信号没有影响。
四、前后均衡脉冲
在场同步脉冲开槽后,复合同步信号基本能使收端的行、场扫描与发端同步。由于采用奇数行隔行扫描和用积分电路取出场同步信号,因此会导致奇、偶两场起始时刻会有时间差异,即奇、偶两场的时间不能精确等于一帧时间的一半。一场稍多,另一场则稍少。奇、偶场时间的微小差异导致两场光栅不能精确相嵌,这使得垂直分解力大大下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场同步信号的前后加均衡脉冲。详细分析如下:
在奇数行隔行扫描系统中,每场都包含有半行。奇数场 后一行为半行,偶数场第一行为半行, 后一行为整行。由奇数场向偶数场过渡时,场同步前沿距其前面的行同步脉冲为半行,而偶、奇过渡时为一行,若将奇、偶两场的场同步前沿对齐,如图1.3-14(a)、(b)所示,则可能看出,两场行同步脉冲和槽脉冲的位置不相同。当这两种复合同步信号经过积分电路时,由于场同步前的行同上位置不相同,使得场同步积分的起始值不同,奇、偶过渡时高,偶、奇过渡时低;另外,由于槽脉冲对应位置不相同,两种过渡的放电时刻也不相同,因此两种过渡的积分波形不重合,如图1.3-14(c)所示。在接收机中,当用这种积分波形去触发场扫描发生器时,若设发生器的触发电平为某定值E,E与两种积分曲线的交点分别为a和b;且随着E值的不同,a可能超前或者滞后于b点,这就导致了奇偶两场的时间间隔不相同。但是每帧还是40ms(以我国广播电视为例),若奇数场大于20ms,则偶数场必小于20ms。
奇偶两场的周期不相等,使得奇偶两场第一行的起始位置不是相差半行,这就不能保证两场光栅精确的均匀相嵌。例如奇数场周期为19.9872ms,包含312.3行,偶数场为20.0128ms,包含312.7行,分别用实线和虚线画出奇数和偶数场的光栅如图1.3-15所示。由图可见,偶数场光栅并非均匀嵌套在奇数场的光栅之间,而是两场扫描线靠扰了。假如奇数场周期进一步减少到19.968ms(即312行),偶数场周期增大到20.032ms(即313行)时,两场光栅将完全重合,称为并行,所以垂直分解力将严重下降。
可见这种复合同步信号还不能保证隔行扫描的准确性,必须加以改进。应设法使得在场同步脉冲期间,这两种积分波形相重合。具体措施如图1.3-16所示:①在场同步脉冲前后各设5个频率等于二倍、脉宽等于行同步一半的脉冲。在场同步之前称为均衡脉冲,在场同步之后称为后均衡脉冲。前均衡脉冲使得奇偶两场场同上积分的起始值一致。为了使频率提高后行同步的平均电平不变,所以均衡脉冲的脉宽只取行同步的一半。②将场同上中的槽脉冲增加到5个,并使它们在奇、偶两场场同步中的位置对应相同,这使奇偶两场场同步对积分电路的充放电时间相同。所以两种过渡的积分曲线将完全重合,从而保证了隔行扫描的准确性。
后均衡脉冲可以保证积分波形在较宽的范围内一致。在以前制定标准时,有人认为,它对某些场同步分离有利,可以更好地保证两场光栅精确的相嵌;但是,现在看来作用不大,成为一种对称性的摆设。由于它并无坏处,并且不增加电路上的复杂性,所以就一直沿用至今。
增加均衡脉冲和槽脉冲的个数后,对行扫描的同上并无影响,这个问题在学完5.6.2节中关于AFPC电路的工作原理后就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