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流模放大电路剖析新世纪192kHz/24bit的音频对放大器的信噪比和非线性失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种称为电流传输和电流模放大的新概念在高级的DAC和前置放大器中开始采用。
电压放大器用电压传输方式,输出端阻抗要尽量小,接收端的输入阻抗要尽量大,这样传输功率小。但缺点是传输线上的阻抗相对与信号源的电阻来说就较大,直接影响到输入端的线性,且干扰容易串入。电流传输则要求输出端的阻抗大,输入端的阻抗小,使传输线上的阻抗变动和干扰作用变小,有利于小信号线性和大动态、高信噪比。
电流模放大是电流传输系统中的基本单元。图1是一种电流模放大的典型电路。T3、T4、T5构成镜象电流源,当三只管子的参数完全相同时,输出的三个集电极电流就只与发射极电阻的阻值有关,三只电阻值一样,三个电流就相同。
其中I2为基准电流,由T2管提供,电流值近似于IE=VE/RE。又VE=Vi-VBE1-VBE2,而T1与T2为互补对管,VBE1与VBE2恰好相反互相抵消,因此VE=Vi,即I2=Vi/RE。所以,T1、T2管组成了VBE非线性失真对消的超线性电压/电流变换器。根据镜象电流源的特点I5=I2,且输出内阻很大。该电流流过RL就完成电流/电压变换功能,输出电压V0=I5?RL=Vi/RE?RL=RL/RE?VI。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RL/RE。整个电路是开环的,不带任何负反馈,输入的非线性已有T1、T2互补抵消,而负载接在T5的电流源输出端内阻很大,负载阻抗对频率影响相当小,所以,称之为超线性放大。
图2是先锋超线性前置放大器C-Z1的主要电路,电路为推挽组态。场效应管T1、T3和晶体管T2、T4构成改进型源极输出器作为输入缓冲级。从T5至T16组成推挽电流模放大电路,T5和T6称钻石电路,T9和T10为镜象电流源基极偏置补偿管,以提高电流源精度。T17和T18为推挽射极输出器,降低输出阻抗,完成输出缓冲。其他元件与图1分别对应,不再赘述。
电流模放大电路在先锋和马兰士的多款功放中已被采用,而电流传输只在这些机子内部进行。设备间的电流传输刚在高档DAC和Hi-END放大设备之间出现,接口规格尚未统一,有待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