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市场花60元买了一个同型号的,用自做的铲形电烙铁加上焊锡膏换上新芯片。开机接显示器一切正常,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对这种带视频输出的双晶振显卡,我并不了解其真正工作原理。此显卡有两个晶振,一个17mhz负责对ad724jr进行显示输出提供脉冲频率,ad724jr应为显卡外置ramdac。可riva128主芯片也带了一个13.5mhz的晶振,显然也内置了ramdac。ramdac实际上是一个数/模转换器,只有足够高的工作频率ramdac才能在单位时间内转换更多帧的显示信号,其转换速度越快,影像在显示器上的刷新频率也就越高,从而图像也越稳定。一开始显卡出问题,曾怀疑此13.5mhz的晶振质量不好,卡修好后便大胆换了一个14.7mhz的晶振做试验,晶振无正负极,显示不成大不了换回原来的。换好后开机正常显示,图像运行速度有质的飞跃。手头上只有《2000年电脑报合订本》光盘中的3dmark2000,换晶振前后3dmark2000值分别为(640×480 16bit)456与765提高68%,当然比起geforce系列很可怜。我在改晶振之后摸显卡散热片比原来温度要高许多,特意加了一个12v大风扇散热。将我的小影霸vanta 8mb的晶振从14.3mhz改为14.7mhz,结果3dmark2000的得分从976到1013,又将cpu外频超到83mhz,3dmark2000为1276。看来外频越高对提升3d值越有帮助,试想如果把tnt与geforce系列显卡的的晶振也改一下,性能也会有提高,比起时下流行的刷显卡bios、升级驱动,都来
得明显。我建议 好只提升1mhz~2mhz以下,并加强散热。因为a/d转换芯片,都有固定工作频率,盲目加大晶振兆数可能会带来危险。另外像i740显卡有的用66mhz的晶振,怎么改我也拿不准。而且晶振改后,显示属性里适配器的刷新率会与实际值有很大出入,低主频下性能改变比较明显。在此提醒大家改晶振有风险,需要一定电学知识。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与大家一起来发掘电脑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