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的朋友大概都经常看到关于黑客的相关报道,但 近几年,互联网上的客人越来越多了起来,不只有黑客,什么闪客、博客等客们也出现在网民的视线中。究竟这些客们是一群什么样的群体呢?他们都做些什么呢?让我来告诉他们吧。
什么是黑客
出现 早也是影响力 大的客,黑客(hacker),源于英语动词hack,意为“劈,砍”,引申为“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在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俚语中,“黑客”则有“恶作剧”之意,尤指手法巧妙、技术高明的恶作剧。在日本《新黑客词典》中,对黑客的定义是“喜欢探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了其个人才干的人。他们不象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那样,只规规矩矩地了解别人指定了解的狭小部分知识。”由这些定义中,我们还看不出太贬义的意味。他们通常具有硬件和软件的高级知识,并有能力通过创新的方法剖析系统。“黑客”能使更多的网络趋于完善和安全,他们以保护网络为目的,而以不正当侵入为手段找出网络漏洞。
一般认为,黑客起源于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他们精力充沛,热衷于解决难题。60、70年代,“黑客”一词极富褒义,用于指代那些独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他们智力超群,对电脑全身心投入,从事黑客活动意味着对计算机的 大潜力进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些黑客,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倡导了现行的计算机开放式体系结构,打破了以往计算机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面,开了个人计算机的先河,提出了“计算机为人民所用”的观点,他们是电脑发展史上的英雄。现在黑客使用的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巧,例如破解口令(password cracking),开天窗(trapdoor),走后门(backdoor),安放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从事黑客活动的经历,成为后来许多计算机业巨子简历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还远未普及,还没有多少存储重要信息的数据库,也谈不上黑客对数据的非法拷贝等问题。到了80、90年代,计算机越来越重要,大型数据库也越来越多,同时,信息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这样一场新时期的“圈地运动”引起了黑客们的极大反感。黑客认为,信息应共享而不应被少数人所垄断,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涉及各种机密的信息数据库上。而这时,电脑化空间已私有化,成为个人拥有的财产,社会不能再对黑客行为放任不管,而必须采取行动,利用法律等手段来进行控制。黑客活动受到了空前的打击。
但是,政府和公司的管理者现在越来越多地要求黑客传授给他们有关电脑安全的知识。许多公司和政府机构已经邀请黑客为他们检验系统的安全性,甚至还请他们设计新的保安规程。在两名黑客连续发现网景公司设计的信用卡购物程序的缺陷并向商界发出公告之后,网景修正了缺陷并宣布举办名为“网景缺陷大奖赛”的竞赛,那些发现和找到该公司产品中安全漏洞的黑客可获1000美元奖金。无疑黑客正在对电脑防护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什么是骇客
很多人往往把黑客与骇客浑肴,其实他们存在着本质的不同,通俗上讲骇客是入是那些利用网络漏洞破坏网络的人。他们往往做一些重复的工作(如用暴力法破解口令),他们也具备广泛的电脑知识,但与黑客不同的是他们以破坏为目的。这些群体成为“骇客”。当然还有一种人兼于黑客与入侵者之间。
骇客并不固定是些什么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骇客,只要你知道一些相关网络与计算机知识就可以(当然要是)。我有位朋友对我说过:“别以为骇客都是轻纱蒙面昼伏夜出的强人,没准儿胡同口送酸奶的小张下了班回家顺便就能将某个isp的主页黑一把;也别以为骇客都是五大三粗横眉立目的爷们儿,说不定昨天炸毁××总统电子信箱的就是在隔壁大妈家租房的白领小姐。”
骇客的行为不能以我们正常的眼光去评价,至于像那些抱着笔记本钻进股票交易所去玩地道战的人实在与骇客半点边都沾不上,而那些侵入别人的电脑盗窃信息的也只是骇客中极少的一部分。千万别小看了骇客,不知朋友们看过电影《独立日》了吗?其中,大炮、导弹、核武器纷纷失灵, 后还是靠骇客上载的计算机病毒要了全体外星人的小命。
什么是闪客
所谓“闪”就是指flash(英文单词本意是指闪光、闪现),而“客”则是指从事某事的人,那么,闪客就是指做flash的人。所谓“闪客”,也指经常使用flash的人。“闪客”这个词源起于“闪客帝国”个人网站。1999年正要开始建设,但是名字还没有想好。在回声资讯的“flash论坛”上,有一天有人无意中说出一“闪客”,这个立刻击中了边城浪子。于是,“闪客”就开始挂在他的嘴边,等到“闪客帝国”开通的时候,“闪客”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什么是博客
博客(blog 或 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你的开放的私人房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 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blog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网上有专门的网站为网民提供上传文章的空间,只要能上网,就能通过极简单的操作很方便地建立、更新、编辑自己的网上日记本。这种被称为blog的网上日记的应用人群被称为blogger,根据其发音在中文中译为“博客”。具体说来, 博客(blogger)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
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
任何一个普通网民,动手注册一个自己的blog网页,整个过程只需要5分钟,比注册一个电子邮箱还要简单。不用申请域名,没有托管空间,更不用自己维护。用很简便的blog软件,疯狂码字,随时发表,凭自己的文采换取网友的点击率,其作品数和知名度并不亚于一些职业的专栏作家,弄不好作品还会被传统媒体看上,从而大炒特炒一把,就此名扬天下。
共享精神和交流需求是博客发展的两大核心支柱。“‘博客’是继e 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读者文摘,是以直观简单为武器的网络日记……”,“‘博客’就是以网上日记为表达方式,把个人一天所见、所想的东西随意地发表出来,与他人分享、交流。内容就是一个个倒叙排列的日记体帖子,频繁更新并充分利用简单的操作方式。”
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评论、新闻到个人的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相关主题包括电视节目、计算机语言、新闻、法律等数万种。正是因为它独特的性质,这种被称为网络日记的交流形式,已经成为了网络的新“弄潮儿”……
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
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 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 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