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一下手工恢复的过程:
1,定位d盘的跟目录地址。
因为原始分区c盘大约为1g多,所以先移动到1g的偏移位置,开始查找2e2020202020,可使用公式除512余零来查找。这个是文件夹开始的目录项,很快查到一个目录项记录,察看它所在的族号为5f7a。去除本身的族和第一个族就是根目录到这个文件夹目录的族的数量,再根据每个族为8个扇区计算根目录到这个文件夹的偏移量:
( 5f7ah - 2h )* 8h * 200h = 5f78000h
从文件夹目录的地址作为起始地址,向上跳,偏移为5f78000就是根目录的地址:569c1e00,上下翻看发现fat表和跟目录几经被覆盖。
按照上面的方法多试验几个文件夹如果都定位跟目录为569c1e00就说明族的扇区数为8。
2,定位扩展分区表的位置:
首先查找e区的分区表起始地址,查找方法请参考手工恢复主分区表的过程一文。查到地址为fa867e00。
通过e盘的起始地址和跟目录的地址可计算出d盘的所有族的数量:
( fa867e00h - 569c1e00h )/ 8h / 200h = a3e80h
计算fat表的容量,因为每个扇区可以纪录80h个族纪录由此可计算fat表的容量。
a3e80h / 80h =147d
根据常规数据:隐藏扇区数3fh,保留扇区数20h,两个fat表,计算d盘到跟目录的偏移地址:
( 147d * 2 + 3f + 20 )* 200h = 52b200h
在跟目录的偏移地址569c1e00向上跳偏移为52b200就是d盘分区的分区表的 大偏移地址,察看3d参数为176.2.7,因为原分区的保留扇区和fat表的个数可能不同,所以定位扩展分区表的起始地址的3d数为176.0.1。偏移为56496000。
3,修改分区表:
修改主分区表和扩展分区表:(详细请参考手工恢复主分区表的过程一文)
主分区表:
80 01 01 00 0b fe 3f af 3f 00 00 00 71 24 2b 00
00 00 01 b0 05 fe ff 13 b0 24 2b 00 64 05 96 00
扩展分区表:
00 01 01 bo 0b fe 7f fe 3f 00 00 00 50 1e 52 00
00 00 41 ff 05 fe ff 13 8f 1e 52 00 d5 e6 43 00
重新启动电脑发现c,d,e,f分区已经可以识别了,但d区打开出现错误提示。
4,手工恢复d盘启动扇区:
将e盘的启动扇区,拷贝到176.1.1的扇区位置更改如下数据:
每族的扇区数0xd:08
保留扇区数0x0e - 0x0f:20 00
总扇区数0x20 - 0x23:50 1e 52 00 ;( fa867e00h - 56496000h - 7e00h )/ 200h = 521e50h
每个fat扇区数0x24 - 0x27:80 14 00 00( 569c1e00- 56496000h - 7e00h - 4000h )/ 200h / 2h = 1480h
修改后保存磁盘记录,在电脑里刷新一下,就可以打开d盘了。
回复:楼主的方法好麻烦的http://bbs.wwwfox.net/viewthread ... &extra=page%3d5这里去看看,有简单滴办法搞定
回复:
< class="msgbody">< class="msgheader">quote:
回复:自动恢复和手工恢复是不同的.利用软件自动恢复经常是失败的,而且也不要求操作者具备相应的技术。而手工恢复是真正的技术,技术好成功率是很高的。
回复:就是
lz这一类的帖子是值得推崇的
第三方软件不能做到的,手工能做到
